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享受假期别忘了做好防控

【查看原图】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时值春夏季传染病高发季节,海南省疾控中心发布“五一”假期传染病防控温馨提示,提醒市民游客在享受小长假的同时,别忘了春夏季传染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依然存在

  截至4月27日,我省已连续433天无新增本土病例报告。然而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总体仍呈高位发展,我省境外输入压力没有减轻。近期,我国部分省份相继报告入境解除隔离后检测阳性感染者或复阳案例,疫情风险依然存在。

  “五一”假期人员流动大,旅游、聚会等活动将明显增加,须高度关注人员流动和聚集现象增加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

  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

  高龄老人等要注意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五一”小长假期间,我省旅游团等场所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大。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由于传染性强,特别容易在学校、旅游团等聚集性场所暴发。途径感染包括: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人症状持续2~3天后恢复。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及早防范手足口病

  历年监测显示,4月至7月为我省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可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天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咽峡部疱疹、无发热。少数病例皮疹不典型,表现为细小沙粒状皮疹、单一部位出现皮疹或无皮疹。预防手足口病,应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预防登革热要做好防蚊措施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39℃以上),一般持续3天至7天,伴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在发病后第3天至6天,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严重者发烧5天至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尿血等。

来源:海南日报  2021年04月30日09:42
分享到:
(责编:潘惠文、蒋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