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市民出行痛点 海口将优化变革公交线网
人民网海口12月12日电 (樊欢迪)近年来,海口市大力推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公交线路开设、线路持续优化、场站建设、充电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增加运力规模、优化调整线网,提高覆盖率,推出多样化服务,以满足市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虽然海口公共交通发展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有不少发展中的问题急待提升解决,例如公交出行分担率不高、公交线布局待完善、快速公交网络未成型等问题需要破解。
公交场站规划、建设严重滞后。目前,海口市公交场站共28个,总面积为29.55万平方米,车均场站面积为117.03平方米/标台,远低于规范推荐值200平方米/标台。因场站分布不均衡,约有45%的公交车辆依托路边停放调度发班。公交综合枢纽站、停车场、保养修理厂匮乏,严重影响了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和线网的整体运营效率,公交场站资源短缺是影响公交线网组织、公交分担率(2019年公交分担率约11%)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交换乘功能缺失。换乘在公共交通功能效率提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因市民出行特征和线路设计过于追求直达性,导致海口公交换乘率较低,据调查估算海口换乘率仅为1.37,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1.9仍有较大差距。
公交线路绕行系数大,非直线系数过高。海口市现状公交线路的平均非直线系数为1.68,多数公交线路的非直线系数值均超出《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要求的上限1.4。这增加了乘客的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反而降低了公交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吸引力。
公交线路间重复里程较多,线路重复系数较大。受路网结构制约,海口市公交的平均重复系数为3.38,远超出规范要求的1.25~2.5,部分路段公交线路设置过密,重复系数更高。
路权、灯权规划滞后。公交路权优先仍未大面积推广,公交专用道设置和利用率低,公交车与私家车抢占道路,不仅影响准点率,而且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公交灯权也没有设置优先权,无法快速通过红绿灯路口。尤其是部分路段禁左或限制中型及以上车型调头后,公交线路单程平均增加2公里左右,运营时间增加20分钟以上。据测算,海口市公交车辆在市区行驶的平均速度为18公里/小时,低于全国平均公交时速的24.8公里/小时。
私家车和电动自行车数量增涨过快。据了解,2010年海口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20万辆,到2020年末已突破近1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从2006年的20.8万辆增加到2020年末突破100万辆。海口市常住人员287万人,除去步行、自行车等出行方式以外,公交出行人群占比极低。
未来公交发展策略
以“畅通海口、服务大交通”为目的,以提高公交便捷、与海陆空大交通枢纽无缝衔接、市民出行效率、产业(旅游景点、产业组团等)转驳顺畅等为核心,贯彻“跳出公交看公交、深入公交做公交”的理念,吸引市民重回乘坐公交,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需重新规划调整现有公交线网,大幅降低公交线网非直线系数和重复率。
近期,着重解决市民最关注、最关切、最迫切的公交出行问题。一方面打造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务体系。一是重点梳理过绕线路的进行截弯取直、过长的线路进行截短、重复率过高的线路进行减重、日载客量较少的线路进行优化排班,逐步改善公交出行痛点问题;二是加快谋划启动新一轮线网规划,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深入开展现有线网评估、客流调查,借鉴国内外城市公交线网“革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增加有效供给和有效里程为基础,结合大数据和市民出行OD特征,建立基础数据模型,重构快、干、支、微层次分明、运行高效的公交线网。
另一方面加快启动公交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公交运营信息化水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助力市民智慧出行,将信息技术与公交线路优化、运营调度融合,科学合理排发班,降低空载率。同时,依托大数据分析,推出网络定制公交、社区微公交等多元市场服务产品,满足商务、通勤、旅游等个性化、品质化、精准化的公交出行需求。
远期,以改善公交运营环境,提高公交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核心,一方面加快推进公交场站、公交专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公交综合车场+公交首末站”的公交场站供给模式,为公交高效运转提供有效基础保障;另一方面以交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完善公交仿真模型,实现交通信息共享,积极探索开发建设多媒体综合查询系统、乘客服务信息系统,车辆智能化管理调度系统,使广大乘客方便了解公共交通信息,合理安排出行。同时,增加人性化服务设施,努力改善乘坐环境和舒适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