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南中学初中部全面推开导学案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记者 陈蔚林
2021年12月14日07:49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老师上课有妙招 学生积极性变高

“北冰洋沿岸气候严寒,所以因纽特人就地取材,用冰块筑成墙厚窗小的冰屋……”学期过半,海南中学初一(9)班学生王晓夫已经习惯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日前2021年海南“双减”百日环岛行记者来到海南中学初中部时,他正用一张分布着箭头和关键词的思维导图复习地理学科。

“双减”背景下,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制学生作业时长、降低学生考试频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考题。为破解这道考题,今年秋季学期以来,海南中学初中部全面铺开导学案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何为导学案?海南中学初中部地理教师李霜对此研究已有10年之久,她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的导学案,薄薄的一张纸上明晰地罗列着“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内容。

其中,“自主学习”部分以图表形式展示,从“聚落及类型”“聚落与环境”“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等不同角度,简明扼要地列出了该小节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合作探究”部分则对应“自主学习”部分讲授的知识,列出多道填空题来考察学生的自学和预习效果。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把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课中移到课前,从无目的转为有目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李霜说,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学习更是事半功倍。

除了导学案,李霜还进一步在课后复习中探索引入思维导图,把散落的知识点“拎出来”,用严密的逻辑和线条把知识点联结在一起。

比如,在引导学生复习北冰洋沿岸传统民居的特征时,可以把地理位置中的纬度位置作为思维起点,用逻辑思维导图这样引领学生的思路——纬度位置(高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严寒)-民居形态(冰屋)-优点(就地取材、越冷越坚固)……

“导学案一目了然,思维导图层层推进,我们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王晓夫说,以前识记一个章节的地理知识,需要花几天甚至一周时间,现在凭借导学案和思维导图,只需半个多小时就可完成学习和记忆,而且因为逻辑清晰所以印象深刻、不易遗忘,“我们已经能够熟练画出地理学科的思维导图,并且开始尝试把这种复习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

(责编:蒋成柳、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