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怎么养?幼有所育怎么育?代表委员有话说
在海口爱至家老年护理院,工作人员悉心照顾老人。记者 袁琛 摄
海口市盐灶幼儿园小朋友们露出天真的笑容。记者 封烁 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推出更多民生改善措施,让百姓有更强获得感。对于如何更好地呵护“一老一小”,海南面临哪些现实困难?又将推出哪些惠民举措?1月21日,记者对今年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进行了采访。
问
“一老一小”怎么呵护?
1月20日下午,在海口爱至家老年护理院,傅启森老人坐在轮椅上看电视,来自海口中学的学生志愿者们一边给他按摩,一边陪他聊天。
从2014年开始,傅启森就住进了这家养老院。老人虽然失能,精神状态却一直不错,这与养老院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分不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147.6599万人,占14.65%,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上升3.32个百分点。
为实现老有所养,近年来我省逐步完善养老配套设施设备,养老床位供给逐渐提高。
以海口为例。海口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位于海口的养老机构包括省托老院在内共有33家,总共提供5000多张床位,入住率呈动态变化。“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未来养老床位的需求将很大,如何填补这一缺口,迫在眉睫。”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生活在海口的新手妈妈孟楠最近正发愁:“女儿不到1岁,只能让自己的父母代为照顾。我们下班之后就赶紧跟老人‘换班’,让他们休息。但是随着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出现不适,什么时候能有‘公’字号托管机构,帮双职工家庭带一带学龄前的孩子呢?”
答
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 扩大照护服务有效供给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下大力气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和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新增普惠性养老床位2000张。
“我省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并不算高,但老人失能比例却居于全国前列。比如入住我们院的老人95%以上都是失能老人。”1月21日,省政协委员、省托老院院长高淑红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省逐步完善养老工作,2021年下半年,《海南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出台并提出,要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这一发展思路体现了满满的敬老、爱老情怀,也对我们做好养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省人大代表、海口市琼山区委书记陈昊旻表示,下一步,琼山区将聚焦老有所养,加快兜底性、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在实现全区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长者饭堂全覆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时间银行”等多种形式的社区互助服务模式,提供高水平、多元化的养老服务。
眼下,最让高淑红头疼的是养老机构人手紧缺。好在从2020年开始,海南计划用3年时间培训1万名养老护理员,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一手抓培训,也要一手抓留人。”高淑红表示,养老护理员的工作量大,待遇普遍不高,希望相关部门对养老护理员的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予以一定力度的保障,让养老护理员们愿意留在行业内,继续服务老人。
当前,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全省乃至全国公共服务体系普遍存在的薄弱板块。省政协委员董建平介绍,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普惠托育服务不仅有利于减轻婚育家庭经济负担,也有利于满足子女照料,让女性从婴幼儿照护中解脱。目前,我省已初步完善月子中心、公办幼儿园建设,为育龄家庭提供母婴照护、托幼服务,但在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建设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2.5个。
省人大代表、海口市卫健委主任潘文利表示,海口市将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思路有序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建设,近期推进四个区各试点建设1处公立型或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后期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海口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有效供给。
董建平建议,首先,要推进托幼一体化深度融合。支持新建幼儿园同步建设托育、托幼班,提高收托能力;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其次,建立集中管理运营的托育服务网络。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及时公示合格的托育机构位置、收费、托位数量空缺等相关信息,更有效地提供托育服务。此外,还要健全托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建议我省借鉴《深圳市托育机构备案办事指南(试行)》等,尽快出台示范标准,明确适用范围、备案所需材料、备案流程等;加快完善监管评估标准,明确托育服务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监管、动态评估和处罚惩戒等制度机制,由统一的部门推动落实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监管责任,确保托育机构依法依规,安全可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