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南:首座村级博物馆“诞生记”

2022年05月18日07:31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黎族传统农耕用具。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乐东5月18日电(李浩蓉)王秀芹,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一位普普通通的黎家妇女,却与收藏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秀芹对收藏的酷爱,曾被村民笑作痴狂,但如今她的藏品还真摆在了博物馆里。不过这些藏品并不是价值连城的古玩珍品,而是承载着黎族记忆的老物件。

民间收藏为文化传承护好“根”

这事,还要从1986年说起。

王秀芹出生在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这是一个黎族村庄。那年她高中毕业去姨妈家玩,姨妈送给她一个古老而独特的黄铜耳坠。姨妈告诉她,从前黎族女孩就是戴这样的耳坠,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自此,王秀芹对黎族老物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是源于这一次偶然,她也开始了收藏之路。

2012年,王秀芹走进婚姻的殿堂。“别人结婚,嫁妆是各种家用电器,我结婚,嫁妆就是黎锦、藤篓、腰刀、陶器、黎族生产生活工具等,拉了一车又一车。”王秀芹说,当她把这些藏品从娘家运到西黎村时,丈夫专门腾出一间房屋给她放藏品。后来因为藏品太多,丈夫又盖了一间100多平方米的铁皮屋来放置。从那时起,这些老物件跟着王秀芹一起在西黎村安了家。

“有人说我是疯子,因为我与大家不一样,我对这些东西特别执着。”王秀芹说,她收藏了30多年,很多人不理解,但她却认为收藏承载自己民族文化的老物件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正确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

民俗记忆为文化展示搭好台

在西黎村中央,一栋土黄色的船型屋建筑静静伫立,这里是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步入展示馆,古老的黎锦、历经沧桑的黎族农耕器具、婉转动听的黎语民歌、惟妙惟肖的大安剪纸......这些都是孕育了黎族文化的“火种”。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受访者供图

西黎村距离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城7公里,全村456户1830人,全是黎族同胞。乘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2019年8月,西黎村民族文化展示馆应运而生,多数展品都来自王秀芹的收藏。“刚到西黎村时,看到王秀芹的收藏品都摆放在仓库,积满灰尘,我当时就觉得这么多能展现黎族文化的藏品,应该好好利用起来。”当时的西黎村第一书记,现任大安镇镇长的刘柰妤说。

作为海南第一个村级博物馆,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总占地面积1761平方米,展示馆上下两层面积770平方米,分为黎锦、大安剪纸、黎族生产生活工具、黎陶四个区域,共有2000余件展品,目前展出500余件。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开展大安剪纸培训班。受访者供图

黎族没有文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在代代相传的物件上。记住过往的痕迹和文化,老物件的保护尤为重要。展示馆里有很多黎族老物件,如牛皮凳、树皮衣、纺车、鼻箫、牛车、石器、蓑衣、渔网、筒裙……都折射出黎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展现了黎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馆内陈列的黎锦服饰。受访者供图

“很多藏品需要好的环境去保护和展示,现在有了展示馆,我希望展品长久保存,让后人也了解黎族历史和文化。”王秀芹说。

靓丽名片为乡村旅游留住人

自2020年1月开馆以来,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吸引了29000余人次前来参观。大安剪纸培训班、黎锦培训班相继开展,既为西黎村百姓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源动力,又成为黎族人文展示传播的窗口,对保护、传承、发展黎族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作用。

保存完好的黎族谷仓。受访者供图

“刚开馆的时候仔细地参观了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才发现原来我们的人文底蕴这么丰厚。”西黎村的村民说道。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展出的500余件展品,全面展现了黎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非遗文创等,村里有了博物馆,大大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现在附近的村民对于黎族文化已经如数家珍,遇到来询问的游客,人人都能当讲解员。”西黎村驻村第一书记于涟水说。

西黎民族文化展示馆开展黎锦技艺培训。受访者供图

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添色彩

2017年之前,西黎村还是“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村,村里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贫困户有91户361人。如今西黎村不仅有文化展示馆,还先后建起农产品体验采摘园、特色民宿、咖啡屋等,利用村里丰富的民俗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为了留住更多游客,村里正着力推动文明生态村建设,将旅游、民俗衔接融合,打造独具民族风情的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村。”于涟水说。

业余时间,于涟水也会带着游客游览西黎村,听到游客对西黎村的夸赞,伴着一路上的青山绿水、寻着沿途的民俗风情,看着村庄的发展变化,于涟水对西黎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