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制度集成创新添活力 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增动力
4月中旬,泰州嘉航海运控股公司法人代表韩佳一度很“头疼”。其公司定制的万吨货轮“嘉航通”号完成建造,但是受疫情影响,船主等相关人员无法来琼为货轮办理“入户”,这可怎么办?
洋浦海事局的回答是:远程办!这简单的三个字背后,是洋浦海事局经过一系列的安全风险评估,多部门联合优化审批流程、简化申请材料、压缩办结时限等方面的创新性探索,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涌动在琼州大地上舍我其谁的创新之风。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出台。“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要求。两年来,创新之风遍琼岛。海南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工作方针,把制度集成创新作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集成创新,一道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在疫情期间,洋浦海事部门为我们远程办理了多项船舶手续,这种热情、高效的服务让我们非常感动!”5月21日,韩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一再为洋浦海事局的服务点赞。
“这要放在以前,企业只能等,为了求稳,我们也不敢突破制度,但自由贸易港建设,让这一切都成为现实。”洋浦海事局政务中心主任姜玉峰的话,道出了这两年海南发生的变化。
洋浦经济开发区。 邓晓龙供图
制度集成创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而言,是一场从个人到社会、从政府到市场、从规则到法律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创新。这种改革是各方面各领域政策制度的“脱胎换骨”,是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多领域、多部门的齐头并进、全局突围。可以说,制度集成创新就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牛鼻子”。
《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改革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着力破除制约海南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突出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
2020年初,海南正式设立“改革和制度创新奖”。这是全国改革和制度创新领域唯一一个由中央批准设立的省部级评选表彰奖项。
2020年10月,海南又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2020—2022年)》,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18个重点领域提出60项制度集成创新工作任务。
2021年11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
一系列顶层设计的出台,让制度集成创新之风吹遍琼州大地。
出台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
“敢闯敢试、大胆创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必备的品质和精神,但随之而来的也可能是出错、犯错。这就容易出现“洗碗效应”: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概率可能就越大。
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放下包袱”、大胆创新?海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8年以来,海南先后出台了《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等文件。2021年7月,海南省委又出台了《关于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重新使用典型案例通报发布制度的实施办法(试行)》,督促各市县各部门动起来、做起来,推动容错纠错制度、澄清正名制度真正落地、见到实效,并向全省释放了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的强烈信号,以消除广大公职人员的后顾之忧。
“感谢组织为我澄清正名、消除影响,今后我将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投入工作。”今年1月份,曾任海南省某局党组书记、局长的李某某意外地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海南省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当面向他澄清了之前涉及他贪污、收取好处费等不实举报的情况,这让他既激动又惊讶。
2021年8月,海南省纪委监委收到建筑工程包工头杜某某的实名举报,反映时任海南省某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某某利用职务便利,指使亲属向其索要好处费、贪污下属单位慰问金等问题。
经核查,杜某某举报反映的问题均失实。鉴于杜某某的行为涉嫌诬告陷害违法犯罪,省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线索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2022年1月,琼山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认定杜某某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法院判决生效后,海南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向被诬告陷害人李某某所在单位反馈了相关情况,并对李某某本人当面作出澄清。
为李某某澄清正名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实施后诸多案例中的一个。
“敢创者敢用,有为者有位。”海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李映旭在解释相关政策时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相关政策,释放了“保护改革者”“支持担当者”的强烈信号。而此时,恰逢海南自由贸易港大力推进制度集成创新的关键时期,对公职人员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对于深化改革创新,意义并不一般。
海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宋健说,当前海南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错误的干部(即公职人员),只要他们出于公心,不是故意违纪违法,就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误”。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也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在这个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犯错失误是很难避免的,而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就是给创业者“壮胆”“撑伞”和“松绑”,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干事创业。
创新能级持续提升,自贸港不断激发新活力
位于海南岛东部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乐城),是中国唯一的“医疗特区”。2018年4月和12月,国务院先后将特许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权限下放海南,政策落地初期,患者申请使用特许药械整个流程最长需要6个月,最短也要27天。这一流程让部分患者等不到,也等不起。
以创新促进政策红利释放!乐城通过优化特许药械审批流程,将审批时限从27天压缩到3—7天,最快可当天完成审批,还建立了国内唯一的特许药械集中存放保税仓,海关创新实行“先入仓、后检疫”的监管检疫模式,鼓励特许药械批量进口存储,探索“分送集报”出仓模式,大幅提高特许药械通关效率,从“患者等药”变为“药等患者”。真正让患者得了实惠,让企业降了成本,让政策出了实效。
2021年,乐城接待近万人次患者,200种未在国内上市的创新药械落地使用,提前近三年实现了医疗技术、装备、药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三同步”这一重大目标。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持续推出,特许药械引进落地进入快车道,让乐城逐步由“政策高地”迈向“平台高地”。
在海南,这样的制度集成创新,远不止乐城。
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鸟瞰图。 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供图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需要开拓创新。近年来,海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少经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聚焦“3+1”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创新链、产业链、产业生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如今,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达七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近八成,成为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支柱。
2021年,海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历史性走在全国前列。11个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园区实现营业收入翻番,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面积,实现全省近三成的投资、超四成的税收,成为承载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载体。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海南形成了一批亮点或标志性成果: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批123项,多项案例获得中央和有关部门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评选表彰两届海南省改革和制度创新奖,有力激发了全省党员干部参与改革创新工作的热情。出台实施制度集成创新行动方案、创一流营商环境行动计划,成立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并积极发挥作用。在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海南设立国际投资、贸易“单一窗口”,审批时限和整体通关时间大幅压缩,“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现市县区全覆盖,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深化省域“多规合一”改革。实施国土空间用途审批“多审合一”,“机器管规划”成为全国典型。
制度集成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也吸引着各类要素加速向海南自由贸易港集聚。
《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94.71万户,增长率88.83%。2021年全省新增民营企业15万户,占新增企业总数的88%,贡献全省六成左右税收。截至今年3月底,海南实有市场主体178.69万户,同比增长40.17%,增速全国排名第一。外资加速布局海南自由贸易港。2021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在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翻一番”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步较快增长势头,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9位。近年来在海南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26个。2021年共引进人才19.9万人,同比增长63%,持续向全世界释放了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
当前,海南正通过持之以恒的制度集成创新在全省形成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新热潮,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