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搭起自贸港法治的“四梁八柱”——写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施行一周年之际

人民网 毛雷
2022年06月10日07:28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6月17日起,三亚海鲜店监控视频将至少保存30天,海鲜必须使用镂空筐称重。这是三亚市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等出台的新规。

今年前四个月,海南又拿了个“全国第一”——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98.4亿元,同比增长68.8%,增速居全国首位,再一次成为自贸港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两条看似“不相干”的新闻背后,却都因一部法律发生了必然的联系。

2021年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下简称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并于当天施行,这使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一部统领性的法律,为自贸港建设夯实了法治之基,让各项改革于法有据。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海南已制定出台17件涉自由贸易港法规,搭起自贸港法治保障的“四梁八柱”。 如今,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相关配套法规正进一步完善,“凡事讲‘法’”“依法行政”已成为海南自贸港办事和行政的重要准则,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也在法治护航下行稳致远。

立法引领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状告”省政府后,副省长出庭应诉。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海南一家企业的回应是:意外!

海南东方绿洲实业有限公司就土地权属问题,对海南省政府2021年8月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于2021年9月17日向海南省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向海南省政府送达了案件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

根据相关法律,在行政诉讼中,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收到法院的相关文书后,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冯飞授权副省长王斌作为省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12月10日,这起海南省首例副省长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行政案件开庭审理。

“副省长出庭应诉,传递出政府依法行政的积极信号。”海南瑞来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樱子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原告的代理律师,但真心为省政府领导出庭应诉点赞。

“这体现了海南行政负责人法律观念的增强,和对公民以及企业等诉讼主体的尊重,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政商关系,有利于营造更加便捷的营商环境,有利于鞭策和提高海南自贸港行政部门的决策力和执行力。”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说。

2021年以来,海南已经编制完成了法治海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等“一规划两方案”(海南省委印发《法治海南建设规划(2021—2025年)》《海南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印发《海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搭建海南自贸港法治建设的“四梁八柱”。制订了《海南省依法治省工作考核办法》,提升法治考核在全省综合绩效考核中的分值占比,全省干部队伍法治意识、依法行政水平不断增强。

2022年5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等七个方面27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法”,已经成为海南自贸港办事和行政的重要准则。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施行以来,目前,海南已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公平竞争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等17件涉自由贸易港法规,保证重大改革开放于法有据,以法治力量增强投资者信心。

正如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所说,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赋予海南在宪法框架下针对贸易、投资及相关管理活动的自由贸易港立法权,支持海南依照中央要求和法律规定行使改革自主权,为新时代海南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法治护航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经济外向度是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宏观指标之一。这两年,海南的数据“很亮眼”:2021年货物贸易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经济外向度五年提高8.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超过90亿美元,接近之前30年的总和。今年一季度,海南实际利用外资7.61亿美元,同比增长36.9%。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众多投资者为何愿意在海南投入“真金白银”?在海南布局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瑞士历峰集团全球首席执行官朗博杰直言,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极大增强了企业在琼投资信心。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所在。“在工作当中,我接触一些企业家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家,他们最关心的是政策的稳定性。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出台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长期深耕海南的决心和信心。”海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冯飞说。

信心,体现在一骑绝尘的数据中。截至2022年4月底,海南累计备案外贸企业3.2万家,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前的6.2倍,成为拉动海南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2022年前4个月,海南实际使用外资10.4亿美元,同比增长54.8%,海南企业累计新增境外投资备案项目54个,同比增长68.75%。

竞相涌入的资本,一批批高质量项目的上马,成为海南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

固本筑基 让制度集成创新更有底气

6月6日,“芒种”这天,海南的“土地超市”正式上线。打开手机APP,首批上线的168宗、约7000亩政府已完成收储的土地,及符合规划和“净地”要求的批而未供土地如货架上的商品般排列,土地规划、用途、基准地价、周边配套等信息一览无余。

同时上线的还有“闲储置换”制度:因政府原因闲置的土地可与“土地超市”中的政府储备土地竞价置换,竞得土地的单位签订“闲储置换”用地协议,即可推动实现闲储置换的项目“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

这两项制度集成创新的背景,是自贸港建设以来日益凸显的“用地难”问题。一方面是“项目等土地”,政府对新增用地资源要素统筹不及时、不到位,“有项目无土地”现象频发;另一方面是“土地晒太阳”,也就是政府批而未供土地和企业闲置土地盘活利用不够,存量土地长期沉淀、盘活不足。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实施,给解答这道‘用地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总工程师王保汉告诉记者: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提出,建立集约节约用地制度、评价标准以及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处置制度;2021年12月,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闲置土地处置若干规定》,对“低效地”征收闲置费,完善了闲置土地内涵和土地闲置费制度,并授权省政府制定因公共利益收回闲置土地补偿标准;2022年5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印发《海南省因公共利益收回闲置土地补偿标准(试行)》,解决了长期以来有偿收回闲置土地补偿标准确定难的问题。“经过全省一年多的努力,截至目前,除司法查封暂无法处置的以外,已处置到位3万多亩。”

“法无授权不可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实施,通过依法授权让制度集成创新有了更加强有力的保障和生命力。

近年来,海南在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成熟经验,迫切需要通过立法予以系统固化;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实践证明有效的改革举措,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无法进一步复制推广。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的施行,让海南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金钥匙”。

作为自贸港建设的制度基石之一,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及诸多配套的法规,犹如立木之本、活水之源,不仅给海南广大干部的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更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护航这艘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