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澄迈县沙土村:种地瓜种出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2022年07月11日11:22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澄迈7月11日电 不起眼的地瓜,也能创造出亿元产值?位于澄迈县桥头镇的沙土村人,用10余年的实践证明他们可以。7月8日,面对参加“走进澄迈看小康”活动的各路媒体记者、网络大咖,桥头地瓜品牌创始人、沙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王文克不无自豪地说,沙土村通过种植地瓜,不仅成功摆脱了贫困村的帽子,还在2020年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被誉为“ 中国富硒地瓜第一村”。

桥沙地瓜。 人民网 孟凡盛摄

桥头镇桥沙村桥头地瓜。 人民网 孟凡盛摄

那么,沙土村是如何念好“地瓜经”,跻身“亿元村”的?这要从2007年说起。那一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打工的王文克返乡创业,当时种植的是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地瓜,由于沙土村的土壤含硒量高,且七分沙三分泥,大雨过后地表不板结,种出来的地瓜条形好、个头适中,吃起来“香甜粉糯,细腻无丝;甜度适中,粉而不噎”,加之营养价值高,当时的田头收购价就高达每斤3元。

但当地习惯种传统品种地瓜的村民,总认为地瓜是用来养猪的,没人愿意跟着王文克干。王文克只能到处找人合伙,最后总算找到几户村民试种,没想到当年每户就赢利数万元。2009年,王文克组织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将新品种地瓜种植面积扩大到2600亩。

高经济价值,直接调动了农户种植地瓜的积极性。在王文克的带动下,沙土村的地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参与的农户也越来越多,进而也带动了桥头镇乃至周边乡镇的群众纷纷抢搭“地瓜致富快车”。

桥沙地瓜。 人民网 孟凡盛摄

桥头镇桥沙村的桥头地瓜吃起来“香甜粉糯,细腻无丝;甜度适中,粉而不噎”。 人民网 孟凡盛摄

种地瓜的人多了,地瓜产量提升了,如何提高地瓜附加值、带动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王文克亟需解决的问题。他找到桥头镇政府,在县里的大力支持下,由镇里牵头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占地120亩的优质种苗培育基地,编制了地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组织成立了产销协会,积极推行地瓜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2016年,桥头镇又成立地瓜研究所,研发出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田头扩繁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等3项技术和脱毒种苗培育1项专利。逐渐摸索出一套严格的标准化种植流程,从选种到施肥完全按照标准执行,确保种出高品质地瓜。

“我们的地瓜产业向土地要效益,但也要让土地休养生息。”王文克说,地瓜种植需要良种、良田、良法。这些年,他们不仅培育脱毒种苗、选育优良品种,还坚持水旱轮作,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标准化种植。无论经济效益如何,每年坚持种一季水稻一季地瓜,做好病虫害防治,增加土地的疏松度,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

2018年初,“澄迈桥头地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桥头地瓜自此有了金灿灿的“身份证”。

“我们的地瓜在超市里受欢迎,直播间里和各大网络平台上也卖得俏。”王文克说,正是这样的发展理念,最终让沙土村和桥头镇乃至澄迈县的地瓜产业名利双收:由于实施标准化种植和打造品牌产生效益,桥头地瓜的产业越做越大,价格亦增长数倍,2021年桥头地瓜种植面积达3.3万亩,年产值4.8亿元,仅沙土村就有种植农户1600户种植1.6万亩,户均年收入约11万元。

桥沙地瓜。 人民网 孟凡盛摄

桥沙地瓜。 人民网 孟凡盛摄

目前“桥沙地瓜”已经打进入了杭州、上海、南京等地的大型商超,部分产品还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最低卖到4-5元一斤,最高能卖到26元一斤。地瓜的走俏,也带动了当地电商行业的发展,王文克说,他们种植的桥头地瓜30%进入水果批发市场,30%在中高端超市零售,40%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桥头镇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家地瓜网店。

王文克说,10多年前他返乡创业时,沙土村在桥头镇是个穷得出了名的村子,外地人都说“嫁女不嫁沙土郎”;但靠着沙土种地瓜,地瓜富“沙土”。如今的沙土村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家家盖起了“地瓜楼”,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据悉,近年来,澄迈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品牌兴农,坚持统一种苗、技术、管理、品牌、销售,通过产销协会引领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让高品质地瓜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王牌”产业。王文克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依托“桥沙地瓜”品牌和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把沙土村向农旅结合转变,深挖乡村旅游潜力,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李学山、孟凡盛、实习生吴启迪)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