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中国这十年·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蹄疾步稳

2022年07月12日10:07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海口7月12日电 (记者毛雷)7月11日,中共海南省委“中国这十年·海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表示,十年来,特别是自由贸易港建设以来,海南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全省上下正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自由贸易港建设蹄疾步稳 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铺开

“回顾海南这十年,最大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大的亮点是自由贸易港建设。”沈晓明说。2018年以来,180多项自由贸易港政策文件落地生效,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铺开,压力测试相关工作有序进行;新增市场主体年均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0%,引进外资企业年均增长近120%;建成运行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风险防控体系初步建立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确保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不出现系统性重大风险。

2025年底前,海南将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全面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货物进出口制度。海南省省长冯飞表示,围绕封关运作准备工作,海南确定了任务、项目、压力测试“三张清单”作为一号工程,举全省之力,挂图作战、全力推进。

“我们正积极稳妥推进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制度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开展试点工作。”冯飞说。

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优化营商环境贯穿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创新实施“六个试行”极简审批等措施,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目前,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率已经超过90%,所保留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和时限压减约70%,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已经比两年前压缩了50%左右。

营商环境实实在在地优化,使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得到提升,新增市场主体和利用外资规模真正跑出了海南自贸港速度。

2012年底,全省注册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42万户左右,这个数字在2022年6月底已经增长到198万户,不到10年功夫增长近5倍,据统计,海南新增市场主体增速已经连续28个月保持全国第一,岛内外企业对投资海南自由贸易港热情高涨。另外,2018-2020年海南全省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2.7亿美元,超过了海南建省前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96亿美元)的一半以上。

人才聚集效应加快形成 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人才是决定海南自贸港建设成败的关键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一体推进,自贸港人才聚集效应加快形成,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2018年以来海南已引进人才超过40万。同时,在中组部支持下,从中央单位和兄弟省市引进了415名优秀干部来琼挂职。海南还充分发挥冬天在海南休养的“候鸟”人才作用,累计柔性引进70多名院士专家、453名高层次人才,联系使用1.3万多名“候鸟”人才,为自贸港建设积累了人才力量。

一方面引进人才,一方面培养人才。海南实施了“南海系列”育才计划、中西部市县人才智力扶持行动计划、乡村人才振兴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了一大批本土优秀人才。

为留住人才,让他们在海南无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地参与自贸港建设,海南把人才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对标国际规则建立市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以人才贡献体现价值。还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服务保障政策。

人才有了, 如何用好?海南的答案是党建引领。一方面,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同时,通过开展作风整顿建设、能力提升建设、“查破促”等活动,帮助干部坚定信念、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升本领。目前,全省干部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过去十年,海南的经济发展之路,也是一条“转型升级”之路。

近年来,海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除“房地产依赖症”,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从最高的五成下降到三成,房地产税收占比由超过四成降至三成。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8成。

在科技创新方面,海南发挥“温度”“深度”“纬度”的优势,加快培育南繁种业、深海、航天“陆海空”三个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攒后劲”。日前,以南繁种业、深海为重点的崖州湾科技城建设取得关键性成果,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在文昌开工建设。

此外,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购物、教育、医疗“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初见成效,离岛免税销售额近两年翻两番,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开启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篇章,博鳌乐城成为国际先进药械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主要通道。

区域协调发展是海南发展质量提升的另一显著特征。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打响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协调发展“第一枪”,解决了儋州“有城无产”、洋浦“有产无城”突出问题,推动两地由“物理叠加”到“化学反应”转变。上半年,儋州洋浦经济圈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货物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5%、40%、65%和240%。儋州洋浦经济圈环新英湾新城规划谋划了总投资130亿元的8个重大港航项目,以及总投资620亿元的17个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力争“三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打造海南自由贸易港港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这十年,海南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在环境保护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态环境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海南一方面以标志性工程为抓手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立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并入选首批国家公园,本已濒临灭绝的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稳步增加。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和新增车辆占比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禁塑”工作。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四年翻番,并滚动推出“六水共治”、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等新的标志性工程。一方面强化制度和机制建设,取消对全省2/3市县的GDP考核,率先划定省域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十年来,海南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一流。PM2.5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左右降到13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75%提高到99.6%,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1%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始终保持在99%以上,水质、土壤环境总体优良。

绿水青山,民生改善。过去十年也是海南民生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64.97万农村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1.2倍,增速快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显著缩小至2.2:1,差距小于全国;公共服务全方位普及普惠,“家门口上好学”和“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正成为现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断增强。

“下一步海南将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沈晓明表示。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