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三亚市吉阳区:揭榜挂帅兜底民生实事  破解三无小区“充电难”

2022年07月16日20:18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三亚7月16日电(牛良玉)“很方便,而且很安全,充一个小时也只需要一块钱。”傍晚,居住在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居的王女士下班后在划线车位上停好了车,拿起手机轻轻一扫,电动自行车便开始了充电。在三亚开展制度执行年活动期间,破解三无小区和社区“充电难”问题被吉阳区提上了日程,“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智能充电停放场所建设”项目成为了吉阳区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

充电操作较为便捷,只需扫描桩位上的二维码即可。牛良玉摄

充电操作较为便捷,只需扫描桩位上的二维码即可。牛良玉摄

据了解,王女士所用的充电桩是吉阳区近期在南新居教育路南新小学门口两侧新安装的充电桩位。每个桩位不仅有相对应的划线停车位,且充电桩在电动自行车充满后会自行断电,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的安全性。

相比之前,王女士可算是告别了“蹭电”的日子。“因为我租住在5楼,从上面拉线下来很不安全,就只能借用租住在一楼的邻居用的插座充电。”王女士表示,一个插线板时常插着好多辆电动自行车的插头,尽管这样很不安全也时常有社区的工作人员劝阻,但电动自行车是她的日常出行必须,也只能“铤而走险”,遇到下雨天还得担心雨淋带来的安全问题。

充电车辆整齐停放在划线车位上。牛良玉摄

充电车辆整齐停放在划线车位上。牛良玉摄

为何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原来,这些年吉阳区相关职能部门、充电桩企业也在积极开展充电桩的建设工作,但面对庞大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显得杯水车薪。在建设的同时,三无小区和社区的充电桩建设“堵点”让充电桩建设推进困难。

“三无小区和社区的场地十分有限,且三无小区在物业管理、电力供应不足等方面问题,让充电桩企业进驻时常无从下手。”三亚市吉阳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充电桩的建设需要消防、供电、住建、综合行政执法局、社区等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充电桩的场地、电力等诸多问题。

市民王女士正在进行充电。牛良玉摄

市民王女士正在进行充电。牛良玉摄

“既然充电桩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那么我们在推进项目的第一步就是达成共识。”三亚市吉阳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欧江萍告诉记者,项目前期该局联合了充电桩建设所涉及的多个部门对社区或三无小区电动自行车安装充电棚需求进行了摸排,充分了解居民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实际情况,并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各部门通力合作的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充电桩建设。通过社会力量筹集资金进行建设,采用依托辖区内原有智能充电集中场所,建设多种形式电动自行车充电方式,推动符合条件的场所加大安装密度,满足市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同时提供全方位的用户服务,包括客服指导,及时进行设备安全维护等。

部门上下打通了,三无小区在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吉阳区正不断完善制度,破解难题。欧江萍告诉记者,吉阳区住建局正在制定《吉阳区三无小区管理工作方案》,致力于通过以村社区为主体推进建设。

据介绍,吉阳区计划于2022年底前在公共区域新增安装充电桩数量不少于1000个(约共10000个充电插座口),在社区或三无小区内建设智能充电停放场所不少于30个,满足居民群众充电需求。截至7月6日,已在迎宾路沃美超市、春光路丰兴隆小区、金思达酒店、榆和医院等区域建设智能充电场所15处,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约593台(5930个充电插座口),目前已完成年度计划的59.3%。

(责编:陈海燕、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