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

云南澜沧老达保:民族文化散芬芳 乡村也有“大”舞台

2022年08月03日16:25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美丽的老达保村寨。虎遵会摄

人民网普洱8月3日电 (樊欢迪)“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2022年7月初,李娜倮手捧吉他和同村的伙伴再次唱起《快乐拉祜》,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歌声悠扬,曲调轻快,洋溢出的快乐氛围使人沉醉。

“以前是穷开心,现在啊,快乐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李娜倮笑着说。

老达保村民小组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东南部,是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如今的寨子路通了,景美了,这个仅475人的寨子,以其浓郁的拉祜族文化,将落后村转变为新兴旅游产业村,谱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村寨里,老达保村民表演传统舞蹈——芦笙舞。樊欢迪摄

山乡处处好光景

沿着绵延的山路,汽车驶进大山深处的老达保村民小组。站在最高点望去,寨内拉祜族传统杆栏式建筑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拉祜族特色,展现着原生态的美。

“原来的寨子,人畜混居,味道难闻;一下雨,村路就成了‘水泥路’了。”如今的寨子,已不见曾经的偏僻模样,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宽敞的道路和风格独特的传统建筑,寨内还设有芦笙坊、陀螺作坊、青竹坊、艺织坊等拉祜族传统文化技艺展示场所,吸引着游客们“打卡”参观。

寨内风景秀丽,似无人秘境,行至高处,又见一处现代广场,让人恍如隔世。这神秘的广场便是老达保村民的文化交流场所,也是他们展示民族魅力的地方。

寻一处坐下,好戏便开场。身着传统拉祜族服饰的村民一齐登台,唱起“快乐拉祜”特色歌曲,跳起当地特色“摆舞”“芦笙舞”,让人难以忘怀。

“这可是上过春晚的表演!”同村的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多年来,老达保村民通过将传统拉祜歌曲经过文艺改编,已多次在央视舞台、国家大剧院上演出,还漂洋过海唱到国外,真正走向了“大”舞台。

老达保村民结合吉他与传统歌曲为外地游客呈现一场完美演出。樊欢迪摄

钱包鼓了幸福来了

“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村民小组村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老达保村民小组的拉祜文化底蕴深厚,是拉祜族歌舞保留最多的地方,也是拉祜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白天忙农活,晚上唱歌跳舞,欢乐的小山村却仍然摆脱不了贫困。“那时候看天吃饭,种植着茶叶、甘蔗、玉米,也卖出不什么价钱。”老达保党支部书记彭娜儿回忆,“以前的衣服鞋子都是打补丁的,日子啊穷的很!”

转机发生在2013年,老达保村党支部与县级相关部门及乡党委政府商量后成立了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村民全部入股并参加演出。

村里修建的游客中心。樊欢迪摄

“起初也只有20多人加入公司,因为大家不相信唱唱跳跳就能赚钱。”彭娜儿说,在党支部成员动员下,所有村民同意加入,之后在澜沧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请来专业人士对村民进行系统培训后,演艺团队逐渐有了雏形,在日常的营运中也充分考虑到村民的个人收入,决定将演艺所得收入只留日常公司营运所需,其他收入则全部平均分给每一位参加演出的村民。

据了解,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就地演出930余场次,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9793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36万元,有效带动92户40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现在生活过的好了,我去赶集挑衣服都需要半小时喽。”彭娜儿笑着说。

老达保村寨内道路整洁干净。虎遵会摄

唱跳产业更红火

村里“快乐拉祜”的牌子越打越响,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爱心人士前来投资建设,“现在村里房屋、道路、水电、宽带都有了,很多年轻人也都回家啦!”近年来,寨子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回到了家乡,除了加入演艺公司之外,也逐渐发展起新的产业。

“像‘快乐拉祜’的手工包,村里的妇女都会织,也是对游客售卖的。”彭娜儿指了指自己身上挂着的精致民族特色包说,“只要勤快,一年光靠卖这个包都能有不错的收入。”

大量的游客给寨子带来了数不尽的商机,除了手工艺品,村里的各种农产品也备受游客喜爱,“村子里生产的露天西瓜,是听着我们歌声长大的‘音乐西瓜’。”彭娜儿笑着说,“还没等西瓜成熟,就已经被采购商们提前预定完了。”

留得住游客才能焕发更强劲的消费活力,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李娜倮率先开起了农家乐,通过打造拉祜族特色客栈,建设寨内旅游新业态。

“快乐地发展、快乐地脱贫致富。”这个美丽的拉祜族村寨以文化浇灌,开出了璀璨的产业之花。

(责编:刘杨、王庆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