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在一线丨疫情下的三亚,垃圾都去哪儿了?

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 孙海天 曹文轩 人民网 毛雷 符武平 牛良玉
2022年08月22日19:50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一座城市,一百万人,517个医疗卫生机构,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物。平日里,三亚涉疫垃圾日均产生不超过3吨,八月以来这一数字达到了34.46,足足翻了十几倍。这些垃圾最终都去哪儿了?记者跟随环卫工作人员,历经涉疫垃圾清运处置全过程,探访三亚疫情防控“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正在对医疗垃圾进行消杀。人民网 牛良玉摄

“一定要戴两层手套”

第一次穿“大白”,有些笨手笨脚。

张大哥告诉我,涉疫垃圾清运工作的风险很大,不仅要频繁往返于核心区,还会直接接触到涉疫垃圾,所以防护一定要做到位。张大哥全名叫张遥,是三亚吉阳区环卫所监督队队长、狗岭路垃圾中转站负责人,也是我今天的“师父”。

一同要去收运医废的,还有环卫所的其他工作人员。以狗岭路垃圾中转站为大本营,环卫所负责的区域包括临春、下洋田、商品街、春光、榕根等5个社区,收集、转运各核酸检测采样点医疗废物及其他垃圾。早些时候,还有30名工作人员并肩作战,后来由于密接等各种原因陆续有11人缺岗,人手愈发紧张。

“先戴帽子、口罩,穿衣服,再戴上护面屏。”阿哥阿姐们一边聊着天,一边撕开防护服的包装袋,拿出衣服抻一抻,快速且娴熟地钻了进去。一时间,周围多出了十几个“大白”。

“一定要戴两层手套。”张大哥再三叮嘱。涉疫垃圾清运工作属于二级防护要求,医疗废物包装袋里可能有针头或利器,万一外层的手套破损,赶紧消毒换新,还不至于受伤或感染。

环卫工人正在分装垃圾。人民网 牛良玉摄

消毒,反复消毒

临春社区。做核酸的志愿者已经撤离,留下几个扎好口的明黄色塑料袋堆在墙角,袋上黑色的“医疗废物”字样和高危警示标志十分醒目。这些黄袋子就是医疗废物包装袋,据张大哥介绍,里面装的一般是防护服、护目镜、鞋套、头套、手套、口罩、核酸检测棉签等常见医疗废弃物。

“遇事儿先消毒。”沉甸甸的背包式电动喷雾器,是环卫所的秘密武器。双肩一背,右手喷雾枪一拿,打开开关,雾化的消毒液喷涌而出。左手拎起袋子,继续消毒底部,不能留下一个死角。背包里的消毒液很重,在张大哥的指导下,我一个一个黄袋子地消毒过去,额头上早已是汗涔涔一片,汗珠都滚进了防护服里。

好容易消毒完毕,放下消毒枪,下意识想擦一下汗,才反应过来自己正穿着大白。一个阿姐拿来一壶酒精往我手上喷洒:“刚摸过垃圾,消毒一下。”

消毒完的黄袋子,还得装进泡沫箱里密封。张大哥蹲在地上,拿起几个黄袋子放进箱子,用手大致铺平。不能放太多,免得密封性不好造成危险;也不能放太少,疫情时刻每一个泡沫箱都是资源。盖上盖子,用透明胶密封:先打十字缠住,再沿着合盖处牢牢贴上一圈。

环卫工人将医疗垃圾打包。人民网 符武平摄

手得再消毒,因为又碰过了黄袋子。泡沫箱也得消毒,因为在地上放过,手也碰过。“消毒,反复消毒。”我感叹道。

“得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张大哥说。

再到下洋田社区,天上已经飘起了蒙蒙细雨。转运车拐进河东小学核酸采样点,这里的黄袋子格外的多。仍然按照流程操作,消毒黄袋子、装箱、密封、消毒泡沫箱、装车、消毒手、全身消毒。眼镜上起了雾,护面屏上满是雨点,才干这么一会儿,我就开始气喘吁吁。张大哥说,即使别人能休息,环卫也不能休息,哪怕台风来了,也得风雨无阻。

下洋田社区的涉疫垃圾装满了整整三辆转运车。我们决定先回一趟垃圾中转站“卸货”,再去下一个点。

经过消杀之后,环卫工人将医疗垃圾打包。人民网 牛良玉摄

最后一道防线

“一开始也会害怕。”一个大姐和我说。涉疫垃圾清运工作不直接接触新冠肺炎病人,但仍有很大的感染风险。从事这项工作,需要力气,也需要勇气。

从各个采样点、隔离区运回垃圾中转站的涉疫垃圾,最后都会被采用“高温蒸汽灭菌/微波处置+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焚烧”处理工艺进行无害化处置,并且日产日清。收运处理这些涉疫医废的工作,虽然作为疫情防控的“末端”往往被人忽略,却是这座城市公共卫生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天的工作不知觉就到了尾声,工作紧张,让人都来不及思考疲累。又是一轮全身无死角的消毒后,脱下防护服,才发现身上早已被汗浸透。摘下手套,手心手背都是白花花的一片。

“这是什么?”

“盐。”张大哥说。橡胶手套不透气,一天忙下来,汗水混合着消毒液,便会留下一层粘乎乎的盐渍,这是他们的“工作章”。

离开狗岭路垃圾中转站的时候,我回头看:还有很多人没有脱下防护服,在将装满涉疫垃圾的泡沫箱搬上搬下。这些垃圾将会等待大垃圾车将它们统一装载,运送至三亚市医疗垃圾废物处置中心,由三亚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负责处置。张大哥也站在那里,他还要继续工作,直到所有事情都忙完收尾,所有人都下班。

这些涉疫垃圾,最终都会被焚烧转化作电能。据了解,垃圾抓斗一次抓起6吨重的垃圾,发电量就可以供一个家庭正常使用一年。据统计,8月1日至18日,三亚全市涉疫垃圾清运620.32吨,平均每天无害化处理约34.46吨,最多一天处理量达65.18吨。

一天下来,记者计算了一下:全天一共前往了临春、下洋田、商品街、春光、榕根5个社区,一共10个点位。除了两餐和短暂休息,从早上七点开始,一直到凌晨一点,总共要工作18个小时。白天清运医疗废物691箱,晚上清运103箱,加起来总共是794箱。这就是疫情下,一名三亚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量。

(责编:刘杨、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