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资讯

战“疫”故事 | 博士后老大姐化身志愿者 助力一线抗疫

2022年08月26日09:04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三亚8月26日电 为隔离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与年轻志愿者们一起24小时轮班……8月25日是三亚学院英语专业博士后、教授孙爱珍进驻三亚市海棠区万达隔离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第17天。

三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后、教授孙爱珍在三亚市海棠区万达隔离点开展志愿服务。

三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后、教授孙爱珍在三亚市海棠区万达隔离点开展志愿服务。

孙爱珍今年53岁,是海棠区万达隔离点志愿者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被队伍中的“小年轻们”尊称为“老大姐”,可这位老大姐干起活来,却丝毫不逊色。

送饭、收垃圾、消杀、维持秩序以及联系解决隔离点日常性事务……孙爱珍干起活来一样不落下,她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穿上防护服变身“大白”忙活起来。

“每天的志愿服务最辛苦的一项工作就是穿着防护服背着喷雾器进行消杀,一干至少是四个小时。”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张磊考虑到孙爱珍年纪较大,不愿意把这么重的任务给她。

三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后、教授孙爱珍在三亚市海棠区万达隔离点开展志愿服务。

三亚学院心理学博士后、教授孙爱珍在三亚市海棠区万达隔离点开展志愿服务。

孙爱珍却坚持要跟其他志愿者一样轮班进行志愿服务,也一样参与消杀工作。“消杀工作最难熬的高温憋闷,最害怕的是感染”她说,防护服和手套穿上半小时,全身都被汗水浸透,面罩上也全是凝结的水汽,非常影响视线和行动,但还是不敢摘下面罩。

“志愿者直接都会互相监督个人防护情况,避免被感染。”孙爱珍说,她所服务的隔离点主要是三亚市核酸检测中混检异常人员、密接者,存在极高的风险性,因此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中一定要做好防护。

隔离点的确诊患者不愿意转运到海口方舱医院;连续十余天在隔离点封闭高强度工作的志愿者出现严重情绪波动,70余岁的老人跑出隔离点房间坐在地上苦恼“要回家”……在隔离点,孙爱珍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情绪不稳定的人员,她充分发挥自己心理咨询师的专长,在隔离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大家的压力和焦虑。

“妈,你所服务的场所太危险了,还是尽快回家吧。”“妈,你一把年纪了,没必要再去跟小年轻一起当志愿者”……从孙爱珍进入隔离点第一天开始,她每天都要接到家里人劝她不要做志愿者的电话,但她从未动摇自己的信念和决心,正如她在请战书中所写的“我是一名中共党员,愿以我微薄之力,守卫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实习生 林书雄)

(责编:陈海燕、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