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在一线丨“我用镜头传递希望”

人民日报客户端海南频道 曹文轩 孙海天 人民网 毛雷 符武平 牛良玉
2022年08月28日08:09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疫情之下,整个三亚“静”了下来,但通过媒体报道,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全力战疫“动”的三亚。这背后,是奋战在一线媒体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日前,记者跟随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摄影记者陈聪聪的脚步,见证他用镜头传递希望的三亚战疫故事。

陈聪聪与“大白”们一同加油打气,记录下战疫瞬间。人民网 牛良玉摄

陈聪聪与“大白”们一同加油打气,记录下战疫瞬间。人民网 牛良玉摄

“跟上就要用跑”

在陈聪聪的后备箱,除了相机,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以及酒精等“防护套餐”一应俱全。用他的话说,“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战斗’。”

上午7点,他出发了。第一站是吉阳区月川社区,了解社区物资保障的情况。

进入工作状态的陈聪聪时“动”时“静”。在跟采访对象沟通了解情况时,他十分活跃,不断询问一个个细节,以便充分了解社区的整体情况,判断要抓取的新闻点。进入到拍摄状态时,现场则只有“咔咔咔”的快门声。

陈聪聪正在记录社区工作人员配送物资过程。人民网 牛良玉摄

陈聪聪正在记录社区工作人员配送物资过程。人民网 牛良玉摄

在拍摄社区消杀工作时,背着相机的陈聪聪跑前跑后,不一会儿就满身大汗。

“防疫工作,每一秒都耽误不得,我们不能因为采访拖慢人家的节奏,跟上就要用跑。”陈聪聪说。

跑,是他的“常态”。疫情以来,陈聪聪一直在跑。

从社区出来,陈聪聪又跑到了三亚市第五方舱医院。

陈聪聪正在拍摄三亚第五方舱建设现场。人民网 牛良玉摄

陈聪聪正在拍摄三亚第五方舱建设现场。人民网 牛良玉摄

“我现在的位置是三亚市第五方舱医院,现在看到工人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天建成。”拿手机录完一段小视频发回后方,陈聪聪立即换上相机,“咔咔咔”拍起来。

“父亲给我当通讯员”

“记者,一定要到现场。”聊起在一线战疫的故事,陈聪聪这样说。

然而,也有例外。

“你看这些都是方舱里的照片,都是我父亲拍的。”陈聪聪说,父亲是一名退休的摄影记者,本轮疫情中,不幸成为阳性感染者,目前在方舱医院接受治疗。

但这位老记者并没有闲着,而是在治疗的同时,将方舱医院内的真实场景拍摄下来,传递给陈聪聪进行编辑发布。“父亲给我当通讯员。”陈聪聪笑着说。

除此之外,能到现场的,陈聪聪绝不假他人之手。

党员坚守岗位、援琼医疗队抵达鹿城、方舱医院开始建设、方舱医院治愈患者出院、三亚第一酒店方舱医院关舱……疫情以来,陈聪聪的身影几乎遍及三亚战疫的最前线,一幅幅三亚战疫的最新画面通过他的镜头,向外界传递。

然而,早出晚归的他心里也有些“小顾虑”,那就是家里的爱人和孩子。拥有一儿一女的陈聪聪,大女儿9岁,小儿子才不满半岁。“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因为我感染,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防护。”陈聪聪说,每天回家前,几乎要“用酒精洗个澡”才进家门,就是为了确保家人的安全。

“我要用镜头传递希望”

“疫情刚开始出现,我就在一线采访了。”陈聪聪说,8月2日凌晨,他就到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拍摄核酸检测的画面,成为第一批报道三亚疫情的媒体记者。

陈聪聪正在拍摄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人民网 牛良玉摄

陈聪聪正在拍摄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人民网 牛良玉摄

陈聪聪所在的单位一共有六名摄影记者,本轮疫情开始后,一下子有三人被“困”在封控区无法正常工作。8月6日三亚开始静态管控后,他也一时无法出门采访。

“工作总得有人做啊。”作为一名本地人和媒体工作者,陈聪聪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三亚。在经过报批后,陈聪聪办理了通行证,确保在遵守防疫要求和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每天可以到一线采访。

“印象最深的是8月15日晚,三亚第三方舱医院启用。那天我蹲守到凌晨,就是想第一时间传递这一消息。”陈聪聪说,当时三亚疫情快速发展,确诊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他想通过镜头第一时间传递这样的消息,减少大家的焦虑。“我要用镜头传递希望。”

陈聪聪走进街巷,记录一线环卫工人收运垃圾场景。人民网 牛良玉摄

陈聪聪走进街巷,记录一线环卫工人收运垃圾场景。人民网 牛良玉摄

疫情发生以来的20多天,陈聪聪拍摄照片上万张,在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旗下的三亚日报、三亚日报微信公众号、大三亚客户端、三亚新闻网、三亚广播电视台公众号等平台新闻报道30余篇,各大平台共采用新闻图片80余张,小视频6条。

“明天还想去拍一下疫情防控之下,三亚如何保障生产的情况。”忙完了一天的工作,陈聪聪依旧没闲着,已经通过电话和同事沟通第二天的选题。

像陈聪聪一样,战疫一线,到处闪现着媒体工作者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海南有千余名记者编辑奋战在战疫一线,他们用镜头和笔,记录疫情中的艰辛和感动。

(责编:刘阳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