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以来,物种保护和生态价值转化取得积极进展

人与自然合奏 保护与发展交响

记者 谢凯 刘宁玥
2022年10月12日07:56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人与自然合奏 保护与发展交响

初秋时节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10月11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片区智慧雨林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张尊志打开智慧雨林平台,画面内是鸟兽欢腾的生动自然景象。这些画面由该片区不同地点红外线热感应相机自动抓取、实时传送。“过去依靠护林员,获取动物的各种监测信息非常有限,现在通过智慧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时记录数据、图像,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工作非常便利。”他说。

当天,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和省林业局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发展报告2019—2022》,总结和梳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的工作历程及经验。“建立保护管理科技监测体系”,被写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主要进展。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海南着力建立保护管理科技监测体系,启动以核心保护区电子围栏为试点的国家公园智慧雨林项目建设,构建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系统,与此同时,海南加快生态资源转化和高效利用,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

旗舰物种保护成效初显

10月10日拂晓,沿着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青松村狭窄的村道,行走至背靠霸王岭的山脚下,从3座山头分别传来海南长臂猿嘹亮的鸣叫,先是雄猿鸣叫,接着雌猿和幼猿加入“合唱”,雨林的一天从此开始。

此前,由于热带雨林的急剧减少和破碎化,海南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少,最少时仅在霸王岭片区存有7至9只。

“随着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以及实行栖息地修复、建立生态廊道、组建专职监测队伍等举措,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逐年上升。”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执行院长汤炎非介绍,海南长臂猿生境条件持续改善,种群数量呈现逐年稳步增加势头,监测报告显示,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2019年为4群30只,到2022年已增加至5群36只。

青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新说:“日积月累的科普宣教让村民自觉遵守着热带雨林保护的各项规定,此外,还有4名村民加入到海南长臂猿的监测队伍中,每日动态监测物种数据,社区共建国家公园的氛围日益浓厚。”

海南长臂猿种群保护初见成效,折射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物种保护方面的不断努力。当前,海南草拟《海南长臂猿种群保护和恢复行动计划》、编制《海南长臂猿种群监测规范》、组建海南长臂猿专业监测队伍、开展霸王岭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生物声学监测等项目已完成阶段性工作。

下一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将实施国家公园小爪水獭资源现状专项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项目,加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针对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设立多个项目开展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共建生态研究平台。

开展GEP核算 释放生态价值

10月11日,走进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洋房错落有致,水泥村道平整。村舍后的山坡上栽满茶树,茶农们采茶正忙。

“现在,我们依靠茶叶走上致富路,周围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毛纳村返乡创业青年、村民黄芳德从事本地茶叶及农副产品代销,如今,不仅是茶叶,优美的自然风光也间接带动了她的收入,“现在年收入是我回村创业前的两倍”。

海南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已经逐步体现,“生态账”在村民眼中俨然变成了一笔清晰的“经济账”。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于2021年9月26日首次发布——2045.13亿元是这片雨林的“身价”。

用一个量化的生态价值数据倒逼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保护与发展共生,海南正积极探索生态资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释放最大价值。

“我们利用资源调查、定位监测、遥感监测、3S技术等方式积累了海量本底数据,同时通过建立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生态系统空间数据库,计算出固碳释氧、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各项指标的生态产品实物量。”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宗铸介绍,在摸清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内的“生态家底”后,他们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支付意愿法等方式,核算出上述指标的货币价值。

海南省林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GEP核算体系共设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3个一级指标,其中物质产品包括农、林、渔、畜牧业产品及生态能源等,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文化服务包括休闲旅游、景观价值等。

“生态保护是有效益的。”陈宗铸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政府部门可将GEP的结果作为生态补偿的依据和标准,通过资金补偿、产业扶持等多种形式完成向村民、企业的横向生态补偿。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南正探索培育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交易机制,建立交易平台,完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相关政策法规,以期尽快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通道。

此外,为用好热带雨林资源,海南省旅文厅已经启动热带雨林生态游推广活动,省林业局正着手制定海南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和海南省森林康养标准,同时探索在国家公园各片区设计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然教育线路,更好地守护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们已经完成2020年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海南省林业局副局长李开文介绍,海南已经印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并组织申报,接下来,将继续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大力打造生态产品特色品牌,挖掘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让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亮点

体制机制创新

■ 建立统一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新体制

■ 首创建立综合执法派驻双重管理机制

■ 建立跨部门、跨地方工作协调机制

生态搬迁

从2019年9月起,分两步以自然村为单元完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的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工作,第一批高峰村3个自然村118户498人2020年底已经完成,全部工作将于2022年底全部完成

海南长臂猿保护

监测报告显示,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2019年为4群30只,2022年增加到5群36只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大坡鹿等濒危动物保护力度。

目前坡鹿种群恢复到约400至500头。实施野外放养和异地繁殖工程,已有130多头坡鹿重新回归大自然

野生动植物种类

和数量明显增加

3年来,海南热带雨林至少已发现野生动植物28个新成员,包括9个植物新种、6个动物新种和13个大型真菌新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工作

初步核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2019年度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2045.13亿元,单位面积GEP为每平方千米0.46亿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经验

◎胸怀“国之大者”,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进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有效保护自然

◎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难题,统筹生态保护和民生发展

(责编:蒋成柳、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