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资讯

五指山市:筑巢引凤聚贤才 共助“六园”事业兴

2022年10月28日09:29 |
小字号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近年来,五指山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目标,聚焦人才“引、育、用、留、服”多措并举,努力为主动融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动五指山“六园”建设和打造成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强化统筹谋划,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

党旗领航、谋篇布局。五指山市委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激发人才创业创造活力,人才制度优势逐步显现。

——人才工作体系日益健全。坚持全市人才工作“一盘棋”,组建“四个一”人才工作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工作月督导、季抽查、年述职机制,积极发挥人才工作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人才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单位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压实压紧人才工作职责,有效实现“党委统一领导、人才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多效联动、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人才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制定印发《五指山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五指山市“鸿雁汇智”实施方案》《五指山市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青蓝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50余个,着力构建贯穿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等各个环节,覆盖从“高层次”到“乡土”、从“外来”到“本土”各个层次,囊括项目扶持、生活补贴、安居保障等各个方面“全链条”的人才政策体系,推进“引得进”“育得好”“用得准”“留得住”的人才发展生态建设更加完善。

——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创新出台鼓励和支持返乡入乡人才创业创新的制度措施,组织举办返乡入乡创业创新“十佳”人才评选、五指山市创业大赛等评比活动,五指山市不断涌现出陈孟丽、王启望、朱燕贝等一批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才典型和海南真吾乡茶业有限公司、五指山勇毅雪茄庄园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多名人才在海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各类人才围绕文创产品、乡村振兴、农业产品研发等创业创新,各显其才,各尽其能,成果引人瞩目。

坚持筑巢引凤,引才聚才成效逐步显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五指山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精准发力、靶向引才,全力构建党建引才、项目引才、产业引才工作机制,推动实施招才引智与招商引才同频共振,采取“柔性+刚性”方式引进各类人才3000余名,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精准引才成效初显。党政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干部力量进一步充实,先后招录党政人才480多名。教育、卫生领域“编制专用”机制稳步推行,“市属乡用、乡属村用”“县管校聘”成效初显,吸引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卫生领域人才400多名。“定点组团”“云招聘”“进校园”等招才引智方式日益灵活,组织举办“才聚琼州、智汇翠城”“春风行动”等各类主题现场招聘会共85场,多渠道引进各领域优秀人才1000余名。

——“产才融合”创新发展。推行“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壮大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实现人才发展与产业发展共同发力。如,围绕打造山城特色行业品牌,先行先试贷后服务产业项目,成立市金融发展中心,引进勤为、众品等一批强劲企业法律人才300多人;围绕打造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引进雪茄庄园、忧遁草产业园等项目;围绕教育医疗事业发展,引进长春花药业、中西医结合医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其中,长春花药业先后获得“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海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公司年收入达1522万元;围绕打造中国版“梅奥小镇”建设目标,推动“海南省胡大一心脏中心”“中国志愿医生健康小屋”“中西医结合医院国际康养医院”等一批项目落地,坚持产才融合,形成项目引人才、人才带团队、团队引项目的良性循环作用,为加快促进五指山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鸿雁汇智”成效凸显。推动实施“鸿雁汇智”工程,着力打造“红色引领候鸟”新模式,成立“候鸟”人才工作站党总支,多部门联动建立涵盖600余名专家人才的“鸿雁”智库。推动“院士专家(五指山)咨询服务中心”“茶产业专家工作站”“赵幼斌杨氏太极拳培训中心五指山基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陈劲草专家神经外科工作站”等人才项目落地,吸引原清华大学副校长张慕葏教授、黄河委水利专家等一批“候鸟”人才发挥“移动智囊团”作用为五指山献智献策。五年来,“候鸟”人才通过科技帮扶、顾问指导、项目引进等方式发挥作用8000余人次,五指山市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连续两年获得省级绩效考核“优秀”;1名“候鸟”党员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全省道德模范称号;1名“候鸟”党员荣获海南省两新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

筑牢人才根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五指山市结合“能力提升建设年”要求,坚持“需育并重,补齐短板”的原则,做好“外来和尚”和“本地和尚”文章,以需求为导向,因人施教,人才培养实现多元化发展。

——坚持科学培养,党政人才素质有效提升。建立健全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党政人才素质培训体系,不断优化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管理,统筹用好调任、交流任职、跟班学习等多种用人育人方式,积极引导党政人才参与各项重点难点工作和到基层一线锻炼,有效拓宽干部培养和实践锻炼的渠道。近年来,五指山按照“干什么精通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以提升干部增强干部“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为目标,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举办党政人才主体班次369期,培训人员37491人次,跑出干部成长“加速度”。

——实施“对口培养”工程,教育卫生人才量质齐升。推动五指山市医疗集团建设,采取委托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教育卫生人才84名,支持设立“校(园)长基金”,近年来,五指山入选省级小学卓越校长工作室1个、省级骨干校(园)长4人、省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5人,支持成立市级“名师工作室”6个,“名医工作室”1个,教育卫生人才专业水平有效提升。深入实施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激励机制,从薪酬待遇、住房保障、晋升、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先后引进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71人,发放教育、卫生激励机制补贴约1532万元,使基层实现“无人问津”到“人才回流”。

——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人才培养硕果显著。坚持“按单点菜”,采取“田间课堂”、现场模拟、案例教学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别举办各类专业人才培训班2181期,培训人员107549人次,五年来,五指山市1名人才获得“全国杰出制茶师人物奖”、1名人才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1名人才负责的新春水库项目获得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1名人才获得“海南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1名人才工作室被授予“海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专业技术人才强产业强发展根基越加坚实。

厚植人才沃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近年来,五指山市发挥资源优势,鼓励各类人才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等方面施展才干,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强大活力。

——科技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五指山市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为建设主题,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引、派、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派136名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覆盖全市59个行政村,投入1227万元用于实施茶叶、百香果、优遁草等67个特色项目,带动当地种植业产值达8.9亿元,畜牧业产值达1.8亿元,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五年来,五指山市2名生态科技特派员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3名生态科技特派员被评为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海南雪茄标准化育苗技术图册》《一季水稻两季蔬菜》等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在农业生产中展现成果,黄庆文、谢光明等一批科技帮扶先进典型和示范案例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新突破。2022年8月,五指山市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批的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在“生态融产业、群山变宝山”建设路上扛旗领跑。

——非遗人才“青蓝工程”成效显。推动实施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青蓝工程”,建立名师阶梯式奖励机制,对优秀导师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支持设立“五指山市传统工艺工作站”“五指山市非遗人才专家工作站”等一批传承人才工作站,累计培育各级非遗传承人156人。实施非遗人才培养“春苗”行动,在7个乡镇中心小学设立各类非遗项目兴趣班,累计培育学员9000余人次。五年来,五指山市1名非遗人才被旅文部评为“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1门传统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乡村非遗“存量资源”被充分激活,“黎苗文化精神家园”迈出坚实步伐。

——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五指山市把开发“乡土人才”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让“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们成为当地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引导他们在农业生产、特色产品开发、电商销售方面发挥“领头雁”作用,培育出罗文军、刘丽娜、陈亚忠等一批致富带头人505名,其中入选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2人,有效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积极发挥“南海系列”人才在产业发展、传帮带徒、技艺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用,培育刘香兰、蒋艺鸿、宋金梅等“南海系列育才计划”人才22名,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成立五指山香兰织锦传习有限公司,带动织锦300多人,培养技艺型致富带头人20多名,公司收入产值达80多万;徐雪燕采取“公司+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带动农户种植管护茶园,解决农户就业、增收等问题,其创办的公司积极打造集“茶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为一体的海南首个茶文化主题公园——“雨林茶乡”共享农庄,为带动当地黎苗村民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搭建平台载体,人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五指山市坚持“以良好环境汇聚优秀人才、以优秀人才助推事业发展”工作基调,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举措,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人才发展和人才服务同频共振。

——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聚焦人才服务需求,设立海南自贸港人才服务“单一窗口”(五指山),畅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推动实施首席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提供“只进一次门、只用一张网、只打一次电话”的高效便捷贴心服务,成效显著。五年来,投入各项人才工作经费约10.7亿元,认定高层次人才140名,办理人才落户569人,完成职称评审认定388人,职业技能鉴定15376人,人事档案转移9514份,配建配售安居型住房1133套优先用于人才,落实人才住房保障160套。

——人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推动实施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员制度,积极开展人才服务联络员岗位“大练兵”,安排联络员29名对接联系高层次人才服务事项35项,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旅游、住宿、乘车等优惠服务40余个,协调办理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10人。组建人才服务政策“宣讲团”,聚焦人才关注税收、落户等热点问题,走进企业、重点用人单位、金融机构等宣讲人才政策30余次,企业和人才扎根五指山建功立业信心空前高涨。

——爱才敬才重才氛围日益浓厚。坚持以暖心推动“留心”,以“留心”实现“留才”,积极开展重点专家遴选工作,遴选市委市政府联系服务专家79名,安排市级领导班子进行一对一联系服务,组织开展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等活动,举办市重点专家和优秀人才爱国主义奋斗精神专题研修班4期,围绕康养产业、红茶产业、农旅融合、黎苗文化等主题,召开“1867高层次人才沙龙”15期,积极发挥领域专家人才智囊优势,为五指山事业建设汇聚智慧力量。

为了吸引更多人才助力五指山实现“换道超车、跨越式发展”,五指山市将继续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建强人才引育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精塑“山城人才工作品牌”,激励人才担当作为,着力凝聚一批优秀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和五指山“六园”建设中扛起五指山担当。

(五指山市委组织部)

(责编:刘杨、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