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从春天里出发 实干拼搏向“新”而行

——专访三亚市吉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杨鸿钧

2023年03月08日10:18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三亚3月8日电(毛雷、牛良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推进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春天里的吉阳,一片生机勃发,亚龙湾、大东海等湾区游人如织,商品街、荔枝沟等大街小巷烟火气日益浓郁,三亚CBD东岸单元、海罗单元以及临春片区、抱坡片区等区域的城区建设“加速跑”……

过去的2022年,吉阳区在创新发展、营商环境优化、“美好新吉阳”建设等方面取得亮眼成绩,实现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8.81亿元,占三亚市比重37.6%,遥遥领先于三亚市其他各区;2023年,吉阳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锚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

如何实现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如何展现新气象,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吉阳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近日,三亚市吉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杨鸿钧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详细描绘吉阳2023发展新篇章。

强信心 开新局  奏响投资吉阳“春之曲”

2023春节黄金周期间,吉阳区博后村旅游收入超2600万元,大茅村、中廖村、六盘村等美丽乡村春节期间迎接游客超过13万人次,亚龙湾客房入住率超89%……各行各业“暖”意十足的数据,彰显着吉阳区经济向好回暖的强劲复苏力,释放着吉阳作为价值投资高地的积极信号。

一组组令人振奋信心的消费数据背后,是春天里的吉阳所孕育着的投资发展机遇。

三亚中央商务区、互联网信息产业园、南丁汽车小镇以及临春、海罗、月川、榆红等8个城市更新项目……吉阳区在谈重大项目20余个,确定投资意向10余个,涵盖商贸物流、现代服务、邮轮游艇等重点产业。

“吉阳区梳理出近万亩优质土地,为吉阳区高质量发展腾出了吸引投资空间。”杨鸿钧在吉阳区“以商引商”政企恳谈会,依托深耕吉阳多年的商会、协会以及企业向外界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企业家们分享在吉阳投资兴业的经历,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吉阳。

2023年开局起步,吉阳区在招商引资中攻坚克难,积极主动地破题解题。

1月28日是春节黄金周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吉阳区政府第一时间部署了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

2月28日,吉阳区举办招商引资专题培训,吹响了全员招商号角;

3月2日,吉阳区召开“以商引商”政企恳谈会,以“服务好老朋友 迎接好新伙伴”的“葡萄窜”效应,扩大招商范围;

………………

近一个月以来,吉阳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紧锣密鼓地部署和行动: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吉小白”、打造一套招商方案、对接一批优质企业。

杨鸿钧表示,吉阳区已全面梳理辖区可利用资源,掌握用地、用能等要素情况,整理了一批项目计划到上海、深圳等城市进行招商推介,引导企业把握海南自贸港建设发展机遇,来吉阳投资兴业,让招商引资成为赋能吉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打造“硬核”营商高地

“在吉阳区,哪家企业受到政府部门的为难推诿,可以随时找我投诉,由我处理。”杨鸿钧认为,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说了算。

三亚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基地项目位于吉阳区海罗片区。2022年4月,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却因为交通问题导致施工困难。项目方随即将问题反映给了吉阳区政府。

“没想到,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问题给我们解决了!”三亚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基地项目总经理蒋林林说,吉阳区政府在了解到情况后,派专人协调跟踪,很快就解决了项目的燃眉之急。“政府用实际行动关心企业,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在此投资发展,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需要‘硬措施’来保障。”杨鸿钧说,吉阳区精准施策,用一个个硬核举措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过去一年,吉阳区拟定了涉及五大领域七个方向的营商制度创新举措。结合“制度执行年”专项行动,吉阳区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编制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行动计划》,有序推进营商环境改革领跑工程、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开展、创新案例探索等各项营商制度创新举措。增设了首席服务专员、投诉邮箱+24小时服务热线,广泛开展开门问计、吐槽会、政企恳谈会等“政企面对面、服务心贴心”系列活动,出台了问题联动处理制度,健全群企办事回访机制,营商环境问题办结率100%。

同时。吉阳区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推行“信易批”服务机制。梳理“零跑动”事项306项,可办率77%,率先达到省级标准。打通“足不出户、网上办结、结果邮寄”办理渠道,配齐帮办代办队伍,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超90%。加快构建构建行政审批社会信用体系,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向三亚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推送信用承诺书2080件。实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及时公布84家旅游企业黑名单,帮助8家失信企业修复信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覆盖完成率100%。

“我们还不断优化项目服务,鼓励市场主体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杨鸿钧介绍,2022年各行各业发展受疫情冲击较大,为加速恢复产能,吉阳区大力实施“双统筹”百日攻坚大行动,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措施》,成立要素保障等5个专班,启动服务企业专项行动,选派90名干部深入企业园区纾难解困,打通投资纳统和物料供应绿色通道,全年累计减税降费约11.3亿元,发放各项助企补贴959.9万元,帮助符合申报条件的17个项目申报建设奖励642.46万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吉阳区迅速实现疫后经济“V”形反弹,145个项目顺利复工复产,9月投资申报环比增长110.7%。

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11个重点园区之一,三亚中央商务区建设承载着三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希望。中央商务区涵盖凤凰海岸、东岸、月川及海罗4个单元,其中东岸、月川及海罗单元位于吉阳辖区范围内。近年来,吉阳积极落实属地政府责任,全力服务保障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深度融入中央商务区发展格局,不断强化与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在商务金融、招商引资、聚财引智、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协同联动。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央商务区辐射带动作用,当好‘吉小白’‘吉大白’,多手段、多渠道引进全球领军企业和国际机构组织总部企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布局落地,推动产业结构提质升级,以点带面推动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将有序推进8个城市更新项目,展示自贸港的城市CBD形象。2023年,我们将尽快制定海罗城市更新征收补偿方案,加快做好东岸、月川棚改项目收尾工作,继续强化东岸、月川、海罗等中心城区现代都市风貌管控,稳步做好中央商务区棚改项目片区沿街景观整治,积极打造城市地标建筑群,更好地彰显吉阳城市竞争软实力。”杨鸿钧说。

创新为先谋未来   揭榜挂帅解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杨鸿钧看来,吉阳区近年来把创新作为“关键一招”,用精细服务激发创新潜能,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率先突破,打出“组合拳”,形成了一批具有吉阳特色、吉阳品牌的改革亮点。“揭榜挂帅”解难题焕活力就是其中之一。

在吉阳区商品街社区、港门村社区等地,一条条横亘在空中的“飞线”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群众颇有微词。为了更好的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市,解决空中光缆飞线的整治工作。吉阳区“揭榜挂帅”开始对杂乱光缆进行集中修整,对存在安全问题的光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现场进行拆除。

目前已完成商品街一到九巷、港门村港华一巷、一路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二路、三路、四路等多条背街小巷的修整,工程进度已完成100%。

“很方便,而且很安全,充一个小时也只需要一块钱。”傍晚,居住在三亚市吉阳区南新居的王女士下班后在划线车位上停好了车,拿起手机轻轻一扫,电动自行车便开始了充电。“以前可没这么轻松,小区里没有充电的地方,只能‘蹭电’。”

三无小区和社区“充电难”,成为群众的心头刺,也让吉阳区用心解题。“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和智能充电停放场所建设”项目成为了吉阳区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群众充电难问题迎刃而解。

这些,只是吉阳区“揭榜挂帅”成果的缩影。

“2022年,围绕群众及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问题,吉阳区共公布了两个批次的‘揭榜挂帅’攻坚榜单,分管区领导现场集中签订了‘任务书’,立下了‘军令状’。”杨鸿钧说,通过定人、定岗、定时、定责,领导干部们争难题比能力、争进度比创新、争实效比担当,纷纷在破除“梗阻”环节下功夫,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做文章,截至目前,共解决问题18个,办结率100%。

除了具体行动,更重要的是顶层设计。2022年,吉阳区实行制度建设执行创新三步走。自“制度建设执行创新”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吉阳区聚焦营商环境优化、自贸港人才培养、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先后出台了《政务服务“零跑动”改革实施方案》《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专项事业编制使用管理办法》《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办法》等15项创新制度,总结出基层党建网格化服务机制,制定了“三无”小区管理方案,有力实现了用制度激励、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吉阳区敢试敢闯跑出的乡村振兴“加速度”,博后村打卡网红民宿、大茅村采摘休闲等多个美丽乡村产业成为春节旅游消费新场景,且市场含金量成色十足。

2023年春节黄金周,吉阳区乡村旅游的火爆、民宿经济的千万收入账等“春江水暖鸭先知”景象,既提振了民宿投资者的信心,也富了村民的口袋,彰显出乡村旅游已成为吉阳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和靓丽名片。

杨鸿钧说,吉阳区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会给投资者、村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也能带动乡村相关产业发展,还可以让村民通过务工、摊位经营等方式间接吃上旅游饭,助力吉阳区打造乡村振兴样本。

据介绍,过去的2022年,大茅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博后村成功入选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吉阳区优化产业提档升级,博后等乡村民宿聚集区创新发展乡村培训产业,累计收入6378.2万元。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博后村累计旅游收入2110万元,16个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50万元,其中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此外,为落实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试点任务,吉阳区于2022年5月成立了“海南(三亚)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吉阳分中心”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站”,并率先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线上平台。截至目前,完成农村产权交易业务5单,涉及交易金额1247万元。

“我们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流转审批流程和交易行为抓手,加快了农村土地、闲置房屋的流转速度,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杨鸿钧说。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美好新吉阳”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

吉阳区入选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名单,普及普惠两个比例达标率均为100%;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50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29万元……

“2022年民生支出19.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65%以上”。杨鸿钧提及2022年的民生工作时说,面对2022年各种突发因素影响,吉阳区多项政策牢牢兜住了民生底线,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以前一学期要3000多元,现在只要1000多元,要说获得感,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说起孩子就读幼儿园的费用,居住在吉阳区红郊社区的黄先生笑得很灿烂。

黄先生的孩子就读于离家不远的三亚市第八幼儿园熙晗智慧树分园,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幼儿园“民转公”——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断提高。转型后的普惠幼儿园保教费虽然降了,但仍延续原来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同时引入新的体能课程,对幼儿户外活动进行科学规划。这一系列“减费保质”,促进“幼有所育”迈向“幼有优育”的举措,赢得家长们的好评。

过去一年,吉阳区普惠性幼儿园增至25家。教育集团增至10个,引进各类教育人才近千名。

此外,吉阳区率先实现“区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全区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均已挂牌,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城镇新增灵活就业840人,在全市排名靠前。扩面参保人数同比增长97%。意外伤害申报手续办理时限缩短7-10天。

“2023年,我们将继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制定为民办实事事项清单,以做好公办中小学照明环境改造、基层综合性文体服务设施优化、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为抓手,让自贸港成果更好地惠及吉阳群众。”杨鸿钧说。

吉阳区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一中心、一城、一区、三重点”,实施“三大工程”“三个行动”,加快打造充满活力魅力的现代化热带滨海城市核心区、充分开放包容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标杆城市示范区,建设乐居、乐业、乐游的“美好新吉阳”。

(责编:吴占桂、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