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水美乡村处处景 秀美画卷入眼来
儋州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以下简称市水美乡村项目)结合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和水美乡村建设相衔接的设计理念,把服务乡村、振兴地方经济相融入,以顺应、保护和传承当地人文、自然、历史文化为前提,选取七里村的茅坡涝河、屋基村的石二塘、藤根村的藤根河及“两院”的张飞园河共4条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以“花、鸟、树、院”为4个主题,治理河长17.2公里,涉及4个镇15个村庄,打造“水美乡村”风景旅游带。
实施生态修复 铺展秀美画卷
“蝶舞花间叶,鱼游碧水波”,置身于张飞园河岸边浓郁的绿荫之下,享受此刻这一份闲适与宁静,很难想象它昔日污泥浊水的景象。位于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之间的张飞园河,是在校师生路过的必经之地,治理长度1000米,以松涛西干渠跨河渡槽上游为起点,热带植物园围墙处为终点,针对河流水流不畅、水质不佳、水景不美、水量不足等问题,项目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绿色步道和人文景观等治理措施,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蜕变,成了当地师生、居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茅坡涝河是一条孕育、滋养着13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群落的河流,村里生长着一片临河而生的千年玉蕊林,古村、古树、流水、落花形成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每年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观赏游玩。多年来,茅坡涝河因缺乏治理加之上游养殖导致河水浑浊不清,台风多雨季节河水肆意漫延,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也成为七里村美丽乡村建设一大瓶颈。
市水美乡村项目自2021年启动后,根据其独特的环境特点,打造玉蕊景观带,采取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山塘治理、生态堰坝、绿色步道和人文景观等治理措施,河道清淤疏浚长度超7公里,清淤达10万立方米,新建6公里长亲水慢行步道,沿河增种2公里长的玉蕊树,新建生态护岸总长6.35公里,新建改造生态堰坝、人行拱桥、交通涵共4处。通过治理,呈现出一幅别样的生态长廊,绿水红花、河岸常青、小桥流水人家的别致雅景,美丽风光促进了当地的旅游热潮,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和乡村振兴齐步走,着力打造了村美、民富的水美乡村,带动乡村绿色健康发展。
传承历史文化 同心同行奋斗
坐落在藤根河畔的文峰塔,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为“宝塔”,据史料文献显示,古塔是儋州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始建于1897年,是当地村民为纪念该村举人符焕章集资而立,起名“文峰塔”,寓意为期盼村中英才辈出、文脉登峰。历经百余年时光,文峰塔在一代代藤根村民的悉心守护下,巍然屹立不倒。由于塔紧邻藤根河,该河和海连通,涨潮时海水倒灌,淹没塔底部,经过长期冲刷,地基慢慢沉降,塔身逐渐倾斜,终成“斜塔”。为了响应村民的提议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我市将古塔修复列为藤根河生态治理项目中的重点工程。修复过程中,该项目坚持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科学修复保护好文物,让这座百年古塔焕发新活力。
藤根河占地面积14.93万平方米,前期受疫情、台风恶劣天气和其他原因导致原计划的开工时间大大推迟,工期严重滞后,时间紧,任务重,项目面临巨大的施工压力。作为项目主要治理河流,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履约,自疫情解封以来,项目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在我市各级相关单位支持和帮助下,项目所需人员、物资、设备得到第一时间进场;监理、设计等参建单位尽最大努力配合项目推动生产进度。人材机具备,项目多次组织参建各方开展专题会议优化施工方案,多点发力,齐头并进;过程中,通过优化施工组织,倒排工期,铆足干劲,夜以继日推进施工计划落地,完成各节点目标;同时,项目根据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特点,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统筹抓好质量、安全、成本等全方面管理,促进项目建设持续稳中向好发展。
目前,张飞园河、石二塘河和茅坡涝河已基本完工,藤根河流域已经完成85%,现已完成文峰塔基础加固及纠偏1座,清淤施工完成,回填土施工基本完成,管桩基础处理施工完成,彩虹桥、栈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湿地公园段护岸施工基本完成,综合服务中心、多功能廊架钢结构施工基本完成、儿童活动区施工基本完成。
下一步,水美乡村项目将继续全力推进水系建设,按照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守在乡村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第一线,精准施策,不断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访青山,踏碧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为乡村振兴贡献基础力量。
(儋州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