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新时代文化传承的琼台担当
关键词:文化传承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琼台文化是海南地域篇章中的优秀代表。在“两个结合”指导下,琼台文化转化、创新具有了广阔空间。在科学方法论指引下,应抓住契合关键点,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创造新时代琼台文化,为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贡献力量。
新时代,新文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化建设定基调、指方向、谋新局。他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在中华文明版图上,海南文化是璀璨的南海明珠。集书院文化、红色文化、师范文化于一体的琼台文化则是海南地域篇章中的优秀代表。她氤氲着中华文明的特质,传承着琼州文脉,书写着时代华章。悠悠三百载,琅琅桃李园,琼台文化传承创新中发展,担当新时代文化使命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把握中华文明特性
讲好海南文化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包括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华文明璀璨夺目恰在于它的异彩纷呈,海南文化以其地域的独特性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琼台文化是清代以来海南文化的缩影。从清代康熙年间创办至今,三百年琼台辗转尽风华,化育桃李满天下,历史连续性是琼台文化的突出特点。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看清楚为什么能够从过去一路走来,弄明白未来我们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书写文化新篇。
近代社会,琼台在时代剧烈变革下,迅速调整重心,积极应对变局,在书院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了红色文化。在每一次关键的历史节点上,琼台都能顺应时势、实现转型。创新性是琼台文化强大的内生动力,也是决定琼台文化发展前景的关键。扭住创新这个关键要素,才能透析琼台文化的本质,把准琼台文化发展的命脉。
充分的包容性是造就琼台文化的一大优势。偏居南海一隅,却能仰承中原文脉,原因就在于历代官员、文人的文化传输和琼州人民强大的向心力和汲取吸纳精神。在书院时期,岛外多名学者先后主讲琼台,带来了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夯实了琼台文化的学术基础。在琼崖革命时期,党组织一成立就先后派共产党员陈公培和青年团员罗汉、鲁易、李实到琼进行革命活动。他们进入六师(琼台师范学院前身)以教书掩护地下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为琼台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琼台文化的包容性、进取性使得其又一次走在时代前沿。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琼台文化获得了更宽广的开放平台和更有利的发展契机,其一贯的包容性、开放性也将合着时代的节拍把琼台推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认清文化的特性,才能讲清、讲准、讲好、讲活海南文化故事。以海南先贤丘濬、海瑞为精神标杆,“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的琼台扛得住时代变迁的考验、经得起岁月流转的磨练,担得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立足海南历史和建设实践
在实干育新人中传承文化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传承者。优秀琼台文化的传承有赖于一代代琼台人的接力。育人是琼台人实实在在的事业。琼台育人始终立足海南历史和社会实践需求。养乾坤正气,育天下英才,是琼台书院的担当。焦映汉首创书院,谢宝不惧搜书院,张岳崧探花掌教,云茂琦厘定学规,严师执教、人才辈出,方有不惧权贵、善政炳炳的张日旼,直言正谏御史韩锦云,无愧君子道、媲美古循良的云茂济。
延至近代,传真播火育英才,红色是琼台文化的底色。桃李园中高擎红旗,把学校的育人、发展与琼崖革命紧密结合,创造了红色文化的壮丽篇章。这里是培养琼崖革命先驱的沃土,涌现出徐成章、王文明、杨善集、冯平、周士第、王海萍、谢飞等杰出革命家。从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琼台孕育革命思想,启发民众觉醒。琼台是马克思主义的播种机,是琼崖革命思想的摇篮。在波澜壮阔的琼崖革命中,琼台贡献了革命骨干、培育了革命精神。琼台培养的学子们成为琼崖觉醒的先锋力量、琼崖革命的核心力量,他们以这里为起点,传播革命思想、组建琼崖党组织、高擎革命大旗,为琼崖党组织成立和海南解放、建设与发展,为海南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琼崖红色基因的宝库。
宣德育人,衍道敦行。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今天琼台师范学院服务自贸港建设的使命。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琼台人积极顺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努力培养担当自贸港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教书育人中传承和创新琼台文化,再现琼台文化的魅力和生机。
百年风云激荡,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琼台文化已经积淀成一座精神富矿,应好好“勘探”“发掘”“冶炼”“加工”,并将其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融入育人实践,为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精神境界、滋养浩然正气、成为时代新人提供强大滋养。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组织优势、阵地优势和载体优势,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构建起以“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双螺旋结构为主体,以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建设为主干,通过“四课贯通”铸魂、“四梁八柱”强基、“多元合力”培根,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目标的红色育人体系。
立足海南历史和自贸港建设实践,努力以优秀琼台文化润泽、培育琼台学子,使其成为琼台文化、海南文化的接力者、创造者、弘扬者、传承者。
以“两个结合”为指导
实现琼台文化创造性转化
在三百年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建设新时代琼台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沿着正确方向、循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实现琼台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深化了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这一规律在琼台文化发展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近代琼台之所以能从百年书院脱胎换骨,蝶变为琼崖马克思主义播种机、琼崖革命思想摇篮,绝非偶然现象。无负海山、敢为琼先的琼台胸襟、担当与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论具有内在一致性,成为激励琼台学子奋起救琼、改造琼崖的精神动力。两者结合造就了琼台文化的新形态,给琼台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生机,也让琼台文化发展道路既有了历史纵深,又有了科学基础,指引了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使其不惧各种挑战和考验,在时代变幻下实现一次次转型和跨越。
在“两个结合”指导下,琼台文化转化、创新具有了广阔空间。在科学方法论指引下,应抓住契合关键点,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成就,创造新时代琼台文化。积极探索科学化、时代化的转化方式,用当代学生喜闻乐见、善用擅长的方式,借助现代技术载体,把文化精神外化、活化,实现从认知、共鸣到升华、转化的螺旋上升,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最终落脚在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征程中,琼台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琼州文脉、谱写自贸港建设华章。
【作者刘湘洪系琼台师范学院校长、研究员,薛月爱系海南省琼崖革命研究中心副教授。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习近平新时代历史观融入高校历史教育的策略研究》(QJY20201012)】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