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畅享文化艺术季 增强群众幸福感

什么样的文化节目最能打动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最能展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三亚市给出的答案是:引导群众真正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体验文化的获得感,展示新时代里的新风貌,通过一场场文化盛会,把艺术“种”进民间,共建幸福新三亚。
11月25日晚,在三亚夏日站广场上,处处欢声笑语、精彩演唱好戏连台。当天,2023年三亚市群众文化艺术季“寻找三亚最美声音”演唱专场比赛迎来圆满收官。从300多组参赛选手中经过初赛脱颖而出的65组选手,在总决赛舞台上再次同台竞技一展歌喉,用朝气蓬勃的热情展现出声乐艺术的魅力。
这是2023年三亚市群众文化艺术季系列精彩活动中的一个缩影。当天,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图文形式的直播,在线观看达到129.96万人次,营造出了三亚全城参与、人人共享的浓郁艺术氛围。
七大类别赛事 让百姓“当主角”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而群众文艺最能代表一个地区的风貌,最能展现一个地区的文化,最能引领一个地区的风气。今年10月,2023年三亚市群众文化艺术季(以下简称“艺术季”)正式启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陆续举办朗诵、声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写作等七大类别比赛,搭建展示舞台,奉上文化盛宴,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塑造一个属于三亚市民群众的文化品牌,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诵读经典,传承文化。自艺术季启动后,精彩节目轮番上演,11月11日,艺术季系列之一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拉开帷幕,活动吸引了各行各业近千名市民游客参与,有六七岁的孩童,也有古稀老人,在一首首抑扬顿挫的声音中,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增进文化自信;
11月19日,艺术季活动系列之“寻找三亚最美声音”演唱专场比赛举行,吸引各行各业300多名市民游客参与,用歌声歌颂祖国、赞美新时代的辉煌成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激发广大市民群众的创作热情;
11月25日,“寻找三亚最美声音”演唱专场比赛迎来圆满收官,为现场观众带来丰富的视听盛宴,网络直播收获上百万“流量”……
目前,艺术季活动已过半,各大赛事已累计举办单项活动达8场,吸引上万名市民游客报名参加,网络直播浏览量突破上千万人次。其中,美术、书法、摄影、写作征集到市民作品总数4105件,朗诵、舞蹈等专场比赛,报名参与人数皆超过上千人次。一场场群众文化活动,为全市人民呈上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惠及群众百万人次,充分体现了文艺的时代性、人民性。
8场单项活动、上万名市民群众报名、数千件作品……数据的攀升,更直观地体现了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提升,成为“嵌入”海南自贸港建设精神纽带和文化基因。
“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唱主角的方式,为全民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使文化艺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真正融入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实现文化成果共享。”市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艺术季期间,不仅有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演唱专场比赛、舞蹈专场比赛,同时也有“讲述三亚故事”的征文比赛、“最美三亚”书法比赛、“最美三亚”美术比赛、“发现三亚之美”摄影比赛等丰富的主题赛事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市民艺术修养,还激发了全民广泛参与的热情,将有力推动三亚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激发全民参与 为幸福生活“加码”
在三亚,每个对文艺充满热情和爱好的人,都有可能登上舞台,成为老百姓喜爱的“草根明星”。
在不同艺术季的不同舞台上,不一样的身影,却有着同样的精彩。此次活动,不设置参赛对象、市民游客均可报名参加,实现全覆盖、全龄段、全民参与的热潮。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上,七八岁的小选手们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地抒发了心中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共鸣,现场跟着背诵起来。
“孩子喜欢古诗词,平时我们也会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这次活动让孩子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激发她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看着台上孩子的精彩表现,家长刘先生深感欣慰。他说,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已经学会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品,通过这次比赛,让孩子同更多优秀的人同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一份小小的贡献。
不仅参赛者抒发情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还引起了旁观者的共鸣。在诗歌朗诵比赛现场,来自内蒙古赤峰的游客王闻敏被现场的艺术氛围所深深感染,踊跃上台展示朗诵作品《老了》,声音洪亮、情感真切,让现场的观众为之动容。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这场活动我们走在一起,共同表演,建立更深的情感,这就是活动的意义。”在“寻找三亚最美声音”演唱专场,参赛者蔡菊香带着她的艺术团队成员一同来比赛,他们都是来自天南地北退休的“候鸟”老人,他们认为这次比赛形式多样,意义非凡,对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
和蔡菊香一样,本次活动吸引了不少有才艺的老人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实现群众直接参与、走上舞台,展示新时代群众的新风貌,抒发群众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和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充分展现了三亚文艺繁荣的景象,擦亮了艺术季活动品牌。
“第一次在大舞台上展现歌喉,和这么多人合唱,很激动。”参赛选手孙女士说,她所在的合唱队多次练习,给群众带来了昂扬欢快的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美好祝福。
台上,参赛选手用悠扬动听的歌声歌颂祖国、赞美新时代的辉煌成就,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台下,围满了男女老幼的观众,他们时而拍手欢呼,时而拿起手机记录下精彩的瞬间。
“我就住在这附近,听到动听的歌声就来了,成年组同龄朋友们演唱的曲目,我都会唱,看着他们的演出,我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了。”来自黑龙江的“新三亚人”李福说。
选手们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创作内容也极具特色。有通俗唱法的普通群众、有美声唱法的专业选手、有戏剧唱法的文化传承人、有本土原创歌手带来的民族特色演唱等,此外还有独唱、合唱、表演唱、二重唱等形式的表演,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
一场场节目纷纷上演,呈现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传承与创新深度融合,热烈的气氛从场内洋溢到场外,从线下蔓延到线上。
借助赛事“引流” 促进文旅消费潜力释放
“活动的举办,聚集了很多人,我们的生意也火了……”在夏日广场站,一场几小时的演唱专场,带火了周边的商铺。
这也正是本次活动的目的之一。本届艺术季将商圈与群众文化艺术相结合,将活动地点设置在商圈“核心地段”,让节目在三亚各个商圈上演,在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三亚文化艺术生活的同时,借助赛事“引流”,带动商圈的“人气”“热度”,促进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通过践行艺术共创 活力共享理念,让文化艺术赋能实体商业,助力促进消费升级。”市群众艺术馆负责人徐永曼说,本次活动通过不同形式文化碰撞融合,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用文化艺术为三亚旅游消费赋能。
事实上,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文化体验式消费”的热度持续高涨。艺术“走出”专业空间,“进驻”烟火气十足的商圈,商圈借助艺术文化的体验式热度引流成为不少城市释放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这个季节,三亚各个商圈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活动,这也是三亚借鉴先进经验,推进文艺与商圈融合的一个生动实践。
总体来看,三亚市群众文化艺术季聚焦文化艺术精品创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举办舞蹈、声乐、朗诵、美术、书法、摄影、写作等七大类别比赛,以及“年度优秀节目&作品颁奖暨汇演”文化活动等,赋予传统群众文化赛事更多趣味性、艺术性,创新性及可参与性,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欣赏和参与文艺的机会,促进了城市文化建设,也刺激了城市消费的活力,为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本次活动无论是从节目的丰富性还是受众的广泛性,在全省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群众文化做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安亮山教授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他认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除了要做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也尤为重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与世界接轨,突出海南特色,促进了公益性文化的健康成长,为海南自贸港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赛选手的水平明显逐年提高,受众也越来越广,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积极参与,且大家的唱法也越来越丰富。”业内人士认为,正是得益于三亚群众艺术季这一品牌赛事越办越好,成为群众文艺展演的绝佳舞台,让更多市民游客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目前,艺术季活动已过半,各大赛事已累计举办达8场,吸引近7000名市民报名参加。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近600万人打开了2023年三亚市群众文化艺术季“云相册”浏览观看各大赛事精彩片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信心和决心所在。”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负责人徐永曼介绍,本次活动旨在丰富三亚市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同时体现三亚群众文化公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展现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未来,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走深走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激发基层文化内生活力,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来源:三亚市旅文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