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来自昌江大山的牛皮凳

记者 吴心怡 特约记者 符文倩
2024年03月15日08:50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来自昌江大山的牛皮凳

牛皮凳。 昌江黎族自治县文化馆供图

一张牛皮,如何变成一张凳子?这两个物件看似没有关系,然而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富村手艺人林进光的手中,它们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颇受欢迎的工艺品——牛皮凳。2023年,昌江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林进光家里,一眼就看到堆积着的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牛皮凳。上窄下宽的圆柱体,有高、矮两种,据林进光介绍,矮的是传统形状,高约25厘米;高的一般高43厘米。“我们手工做的,不一定每个都那么精准,也和材料有关。”林进光说。

他所说的材料是藤条和木框,其中木框要用大山深处一种黎语称为“赛胜”的乔木材料剥皮剖开后制成。直径约2厘米的粗藤条折成平均等分,用细藤条紧紧缠绕连接在箍成圆形的木框上,藤条与木框形成稳固的三角形状,一张牛皮凳的基本结构就完成了,再接着,就是牛皮部分。

一张牛皮撑开来,根据圆木框口径进行切割,用凿子在牛皮边缘凿口,放到凳面固定后倒持牛皮凳,浸泡到沸水中,把牛毛悉数刮除。为了让牛皮成型且更加耐用,要将牛皮放在阳光下暴晒至定型。最后一步,用电钻在牛皮上按固定距离钻圆孔,再用整根的细藤条交叉编织,固定凳面、美化外观。

“以前没有工具,要费很大力气拉扯牛皮,凿洞钻孔也很费劲,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工具,比以前轻松多了。”林进光说,有了钻机、固定带等工具的加持,制作效率提升了,需要的时间也缩短了,制作周期从一个星期缩短至一天。

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牛皮凳是当地群众自家使用的“传家宝”。“以前我们住在王下乡,那时候,连张凳子都没有,便就地取材,用牛皮和藤做了一张牛皮凳。”2003年,昌江探索“生态移民”模式,将位置偏僻、条件艰苦的王下乡牙迫村整村搬迁至石碌镇水富村。生活好起来了,牛皮凳的制作技艺却没有丢——当村里有了游客,远道而来的客人对颇具当地风情的牛皮凳“一见钟情”时,牛皮凳逐渐从家用变成了商品。

“如果客户想要桌子,我就给他们做大尺寸的桌子。想要小一点的凳子,我也能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做。”林进光说,很多顾客早早就下了订单,他就会根据顾客的要求来定制。

2021年,为了保护传承牛皮凳制作技艺,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水富村在县里的鼓励扶持下建起了牛皮凳传习所。如今,熟练制作牛皮凳的村民有30多人,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总价值约20万元。就拿林进光一家来说,两年前,小儿子林庆飞退伍返乡,也跟着林进光学起了牛皮凳制作手艺。“我的技术虽然还比不上我爸,但我可以在网上销售牛皮凳,卖得比他多,销路比他宽。”林庆飞笑着说。

春赏木棉红系列旅游文化活动、“三月三”活动、2023消博会时装周……在昌江政府的大力推广下,来自大山的牛皮凳走向了更大的舞台,远销全国各地。“牛皮凳非常有民族特色,也可以登‘大雅之堂’,”昌江文化馆馆长郭宏明说,“我们将继续扎实做好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非遗力量。”

(责编:蒋成柳、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