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推进“智慧雨林”建设和生态廊道修复,提升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物种多样性——
科技助力 “智”护雨林
海南长臂猿。 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附近海域,一位潜水教练在海底种珊瑚苗。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万宁小海附近,鹭鸟在翩翩起舞。本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乌毛蕨长出的幼叶。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长柄杜若的深蓝色果实。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趴在树叶上的树蛙。本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群山连绵、巨树参天的海南岛中部,万物以最原始又最复杂的方式,交织构筑起一座4269平方公里的奇幻王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这里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海南长臂猿、桫椤等28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自2019年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监测监管平台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科研支撑,抓紧抓实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和生态安全保障,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海南样本”。
科技助力 打造“智慧雨林”
“咔嚓”,阵雨过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护林员符惠全随即上山巡逻,路遇罕见的草木,随手打开巡护App拍照上传。几乎同一时间,图片以及拍摄地点等信息被详细记录在了“智慧雨林”大数据中心平台。
与智慧雨林联通的,还有一双双“秘境之眼”。来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一块硕大的LED显示屏上正实时播放着大自然的一举一动——树枝摇晃,海南长臂猿从画面的一端荡出来摘取果实;草木葳蕤,灵巧的海南坡鹿群聚嬉耍……这些画面由架设在栖息地的“天眼”——实时监测摄像头自动抓取、实时传送。
“针对外来入侵,我们也布下了‘天罗地网’。”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称,过去几年,该局在国家公园的关键点位架设了卡口监控相机,铺设了振动光纤与传感器,通过多种技术交叉应用拉起了公园的“电子围栏”,逐渐实现对“白名单”以外的人、车24小时监控。
如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启动了“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项目建设,以信息化、智能化设备提升生态环境监测能力,为雨林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护林种树 建设生态廊道
“别看现在密密麻麻全是树,我刚来时可是光秃秃的。”近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鹦哥岭分局生态保护科工作人员刘季进山察看次生林长势归来后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随着栽种的乔木日渐高大繁茂,靠近地面的蕨类和藤草有了庇护,扎根蔓延开来,“这说明次生林的生态系统正逐渐变得复杂,向天然林演化。”
自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以来,我省开展生态搬迁等矛盾调处工作,为动植物腾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并启动生态修复工作——
用园外国有土地置换园内集体土地,开展人工林处置和小水电退出,打出生态保护组合拳;联合科研团队探索采用人工干预措施对处置后的人工林进行“近自然”改造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修复面积达4600多亩,为海南长臂猿种群扩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频传的捷报意味着一个美好的开端,保护的步履仍未停歇。今年,我省将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廊道通道修复与建设试点。2023年发布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则提出,到2030年,破解热带雨林碎片化问题,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科研支撑 守护雨林物种
5月20日拂晓,霸王岭腹地传来海南长臂猿清亮的啼叫。先是雄猿,接着引来雌猿和幼猿一同“合奏”。
海南长臂猿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最受瞩目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他们的生存既依赖于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近年来,我省依托国家林草局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制定并发布《海南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框架》,推进多项海南长臂猿科学研究和保护项目稳步实施,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逐年上升,从最少时的7至9只,增长至2022年底的6群37只。
近年来,科研力量的加入,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自试点建设以来,国家公园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至少发现新物种54种,其中真菌35种、植物16种、动物3种。圆鼻巨蜥、中华穿山甲等多年未被发现的珍稀濒危物种重现雨林。
在物种保护方面,小爪水獭资源现状专项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项目稳步开展,《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优先保护物种名录》《海南热带雨林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图鉴》陆续编辑出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群普查监测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在尖峰岭片区开展。
未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将持续汇集专家智库力量,探索国家公园长效保护机制,破解生物多样性的密码,以科技助力国家公园健康有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