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生物物种种类及特有类群均居全国前列

以自然之道 养万物之生

李梦瑶
2024年05月22日07:47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以自然之道 养万物之生

几只露兜叶山蟌、黄尾小蟌轻轻扇动翅膀;羽翼泛着金属光泽的灰喉针尾雨燕高速掠过;不起眼的草丛间,野生稻、火焰兰与长叶豇豆拔节生长……

这里是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丛生聚落。

继2022年新增动植物记录74种后,不久前刚刚公布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2023年度生态监测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这处城市湿地的“户口簿”再添42个动植物新成员。

如此频密的“上新”节奏,不只发生在五源河。

近年来,海南省通过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等举措,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安家”。

生态好不好?它们给出答案

纤细的茎秆破土而出,亭亭玉立。到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钻进海拔约1000米的热带山地雨林里,稍不注意,便可能将通体棕褐色的它踩在脚下。

它叫霸王岭天麻,一种2023年被发表的兰科植物新物种。

将目光投向更广袤的琼岛天地,会发现与新物种的不期而遇,正密集上演——

尖峰水玉杯、海南小姬蛙、海南炭团菌、海南马铃苣苔……2019年以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累计发现新物种50余种。

海南岛西海岸干旱的砂岩山坡上,彩虹卷柏的叶片吸水后似彩虹,2022年,这一卷柏属新物种被正式发表。东寨港红树林的水洼中,一片片“白边小绿叶”光靠晒太阳就能养活自己,它们叫白边侧足海天牛,于2023年首次在海南被发现……从山川雨林到滨海湿地,从海草床到珊瑚礁,海南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构成复杂的植物群落结构与食物来源,为不同物种的生存繁衍创造出绝佳的生态位,也成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新面孔”不断亮相,“老朋友”繁衍壮大。

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从仅存2群不足10只增至6群37只,坡垒种群由2000年的900余株增长至近3.2万株,来到海南越冬的黑脸琵鹭数量屡创新高……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一道道生态保护屏障的构建,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守护多样物种,它们“有家可归”

不能依靠双臂到达的树林,对海南长臂猿而言就像可望而不可及的“孤岛”。

因此,将“孤岛”间的空隙填补,成为抢救性保护海南长臂猿最立竿见影的对策之一。从种植猿喜树种到搭起生态绳桥,再到生态搬迁,近年来,海南省持续改造修复海南长臂猿栖息地,将越来越广袤的栖息空间还给猿群,让它们得以连续数年“喜添丁”。

人退,猿进。在海南,类似景象接续上演。

海南孔雀雉的优质栖息地,有90%被划入各类保护地;科研人员为青梅、苏铁等野生种群数量或分布点极少的植物群落,设立就地保护点……还林、还草、还湿,留白、留绿、留璞。

近年来,海南省持续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一体化修复,深入开展海岸线整治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生态修复、湿地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正让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有家可归”甚至“绝处逢生”。

此外,海南省率先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衔接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目前海南省共划定陆域、海域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7600平方公里,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生态保护屏障。

同时,海南省逐步完善以植物园、动物园、种质资源库(圃)、保种场、活体基因库等为主体的迁地保护体系,提升重要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能力与利用水平,并强化生物安全管理,织密外来生物入侵防范网络。

你我共参与,画好保护“同心圆”

40余部——这是海南省近年来颁布或修订的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规章数量。

从栖息地保护、保护地建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到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海南省不断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政策体系,生态环境、林业、农业、自然资源、海关等多部门联动,凝聚起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

今年1月,海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海南省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更为各部门、各市县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生物多样性保护,每个人都是受益者,也应当都是参与者。

推动省、市、县三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入学校、进课堂活动,建设国家公园博物馆、展示馆以及野外宣教点等科普宣教场所……

借助“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契机,海南省引导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民间环保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参与局面逐步形成。

“生物多样性组成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资本。”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看来,随着保护举措的不断丰富与深入,未来,海南还将保存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本。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