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新闻

海之南 | 休渔季“嗨”创业,“渔三代”变身“钓一代”

2024年08月02日11:09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杨明通的家面朝大海,船就停在家门口,爷爷是渔民,爸爸是渔民,他是“渔三代”。

临高是海南的渔业大县,有五千多艘渔船,鱼群在哪儿,渔民就往哪儿跑,全省各个港口都能听到临高话、见到临高人。

杨明通在调楼镇抱才村长大,渔民的辛苦他再清楚不过,“我第一次出海,在船上躺了七天,晕得根本站不起来。”

杨明通的父亲杨强波告诉记者,风吹日晒雨淋对渔民来说是家常便饭,遇上大风大浪,明知很危险,但没捕到鱼,出海的柴油、人工成本还没着落,就不敢轻易返航。

这也是他反对杨明通回来搞“渔”的原因,“好不容易出去了,在城市上班了,还回来干嘛?哪有上完大学跑回来当渔民的。”

不过,反对归反对,杨明通买了小船,摸索休闲渔业,杨强波照样给儿子干工,天底下的父母哪个不盼孩子好?

本来杨明通进了城,跟捕鱼没什么关系了,他先在海口做销售,后来又去深圳搞电商,但是2020年疫情被困在家,人生的轨迹就此发生改变。

城市回不去了,起初还有点休闲的意思,时间一长,开始担心工作,“饭碗”没了日子怎么过?

杨明通开始在出海的时候拍视频,想“养一养”视频号,然后流量变现,不过他很快发现,近海资源越来越少,但要去远海就得有钢质大船,一艘造价要好几百万元,普通渔民根本负担不起。

疫情困住了杨明通,就像传统的近海捕捞业困住了渔民一样,一年三个半月休渔期,加上两个多月台风天,出海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一个月出两次海,能不能找到鱼群,都是靠天吃饭,不转产虽然饿不死,但肯定活不好。

不捕鱼,又能做什么呢?渔民们很迷茫,杨明通虽然做过电商,但流量密码在哪,他心里也没底,只能一点点摸索。

过去搞电商是分工协作,有个小团队,现在要一个人跑全套,既要出海,又要拍,还要学剪视频。每天早早出海,等晚上剪完视频,常常凌晨一两点了,睡不了几个钟头又得出海,就这样过了三个月,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但粉丝数也就七八千。

“那阵子真是特别困难,也千万次的问自己,回来究竟是对是错?”杨明通很感慨,“父亲出海捕鱼没什么渔获,兄弟两个回来创业,原来的工资收入都没了,全家陷入‘经济危机’。”

为了节省开支,杨明通每天靠钓鱼补贴小船的出行成本,卖掉渔获再买柴油,有时候渔获不理想,油钱都没得加。

当他疲惫不堪,身心煎熬,打算再过两天就放弃的时候,终于遇到了鱼群,大鱼接连咬钩,短视频爆火,网友纷纷点赞,许多粉丝留言想跟着体验海钓,让他帮忙安排行程,终于,流量密码找到了。

其实,杨明通的商业嗅觉是灵敏的。2020年5月,临高县依托14公里原生态海岸线,提出打造东英国际慢城,不到两年,一批赶海民宿、渔家风情体验等滨海休闲项目拔节而起。之后,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开通,游客大量涌入,杨明通的海钓创业正好填补了县里海上娱乐项目的空白。

2023年3月,杨明通和其他3名返乡大学生抢抓风口,投下“巨资”,每个人找亲戚朋友凑钱,一共七十多万元,买来第一艘休闲渔船,取名全勺一号。当年就接待游客3500人次,创业收到了回报,“钓一代”的创业队伍也不断壮大,从4个人发展到12人,吸引了8名年轻渔民加入。

不过,新的问题很快出现。流量来了,一艘船根本“装”不下。全勺1号上午下午连轴转,天天都是客满,游客预约要提前一周才行。

看到年轻人急需资金扩大规模,镇里联系了县乡村振兴投资公司,很快,乡投公司与杨明通合作成立临高县全勺休闲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杨明通担任了总经理,乡投公司还以信用担保的方式,帮全勺公司贷款购买了3艘休闲渔船。由此,“钓一代”的创业故事开启了新的篇章。

海依旧是那片海,出海变得更精彩。

总 监 制:赵 鹏

记者:周亚军

本期统筹:周亚军

出镜解说:周亚军

视频摄制:符武平

出品:人民日报社海南分社 人民网海南频道

(责编:吴占桂、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