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荣登人类非遗殿堂
北京时间12月5日晚,从南美洲国家巴拉圭传来的一则好消息,让关注黎锦的人们振奋不已:在该国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标志着在海南传承久远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走出“急需保护”序列,荣登人类非遗殿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对此评价很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成功,为世界贡献了非遗保护的又一个‘中国方案’。”他建议,海南要积极做好这项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后半篇文章”,让黎锦走出“岛门”“国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今年69岁的容亚美,是海南的第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随母亲学习织锦技艺,纺织黎锦已有60多年的经验。今天,她与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一起见证了黎锦传承的这个历史性时刻。她非常高兴地对记者说,一定要将这项技艺好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让非遗为海南自贸港增添更多的文化魅力。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转名录”的成功,展现了海南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体现了我国履行责任和兑现承诺的大国担当。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设立了《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及《优秀实践名册》,细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举措。2009年,在海南传承了3000多年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急需保护名录》。当时,全省掌握该技艺的传承人不足1000人,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15年来,海南像保护濒临灭绝的稀有生物物种一样保护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保护机制、增设非遗工坊、组建产业联盟、建设原材料种植基地、培养传承人、发展黎锦产业、举办系列品牌活动等有力举措,海南推动这项非遗技艺从“历史遗产”变为“当代资源”,从“濒危保护”走向“创新发展”。如今,该项技艺的传承人已有2万多人,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了技艺实践课;白沙、琼中、保亭、昌江、陵水、乐东等地建成了5个300平方米的黎锦技艺传习馆和16个传承村,建有148亩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专供传承所需。
据悉,只有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且得到良好保护与传承的文化精华,才能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已有30多项文化遗产列入该名录,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春节、昆曲、京剧、中国书法、太极拳等。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此次转入该名录,标志着其将与上述众多文化遗产一样,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靓丽名片,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见证人类的创造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