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五指山这群发光发热的“候鸟”人才
人民网五指山12月12日电 (记者李学山)“她们说,到了工作站,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的亲切,我们也一样,看到她们身体安好,真的很高兴。”11月18日,五指山市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副站长左兴武在他当天的“工作手记”里记述了一对“候鸟”夫妇、鸿雁志愿者在战胜疾病回到五指山后,第一件事就是到被她们视为“家”的工作站来看看的经过。
“她们拖着带病的身子,说到‘家’里来看看,让我们从心里感动”,他说,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能够广大“候鸟”人才被当做自己的“家”,一方面源自大家对工作站的信任,另一方面则和五指山对“候鸟”人才工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五指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2010年,在原单位退休后,左兴武从黑龙江来到了海南五指山市,原本可以享受平静的退休生活,但天生一副热心肠的他却闲不下来,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做志愿者、做公益、捐款捐物……在这过程中,左兴武也认识了很多有爱心的“候鸟”群体,“既然大家都有这个意愿,不妨试试组建一个团队?”2017年11月,左兴武和大家一起组建了五指山市鸿雁爱心志愿者协会,从黑龙江,新疆到内蒙古,来自各地的“候鸟”人才纷纷加入。
在五指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以鸿雁爱心志愿者协会为基础的五指山市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挂牌成立。同样来自黑龙江的张洁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参与人才工作站的工作。她告诉记者,在接触到左兴武后,她就被这位老大哥的干事热情所感染:“人家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热心,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出把力。”
鸿雁候鸟工作站党支部在讨论工作。五指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在担任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办公室主任后,发动“候鸟”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等任务就成了张洁的家常便饭。左兴武说,五年多来工作站累计开展座谈会、视频会、网络学习、网络征文、网上读书会等各类活动400余场次,同时还组织开展送教上门、走访慰问、红色研学等主题党日活动90余次,这些活动背后都离不开张洁跑前跑后的的忙碌和付出。
“我觉得在这里找到了可以让自己释放能量的好平台。”张洁说,五指山对于“候鸟”人才工作十分重视,经常在重阳节、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候鸟”人才座谈,深入了解“候鸟”人才所需、所盼、所想,听取建议解决困难,极大地激发了“候鸟”老人对“第二故乡”的归属感,纷纷建言献策,出钱出力,努力为五指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负责人在讨论工作。人民网记者 李学山摄
目前,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登记的“候鸟”已有600多名,涵盖教育、卫生、水利、文化、管理等领域,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左兴武说,以工作站开展的“鸿雁汇智助学”工作为例,鸿雁志愿者六年来共扶助五指山贫困学生60多名,捐赠助学资金达60多万元,有40多名同学完成高中学业或考上了大学。目前,鸿雁志愿者仍在资助的初高中学生23人、大学生4人。参与助学的鸿雁志愿者闫文英、赵秀芝年纪均已近90岁, 他们的爱心鼓励着五指山的孩子们更加努力学习,也为五指山的“候鸟”老人做出了榜样。
“2006年,我来到五指山,看到这儿还是相对比较落后,我就想,要想改变贫穷,必须从教育入手,必须让大家提高知识水平,所以我就想助学。”17年前,70多岁的闫文英跟随老伴儿的足迹来到了五指山,她原本只是计划到这里安享晚年,没想到,这一来就再也不想离开了。让她留在这儿的,不仅仅是五指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更是一位老党员想要发挥余热,继续奉献的精神。
尽管退休金并不高,但闫文英仍克服困难资助了7名学生,并号召几十位志愿者与她一起制作数字油画、布贴画等手工艺品用于义卖,将义卖所得资金补贴资助学生,保证受助学生每人每月300元助学费从未间断。
在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还有很多像闫文英这样的“候鸟”,用自己的爱和奉献温暖着五指山这座山城。
鸿雁志愿者在辅导学生。五指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除了积极捐款参与助学行动外,志愿者们还不辞辛苦地到基层和学生、群众交流,鼓励他们向善向美。在水满乡,周雯以“志存高远,砥砺前行”为主题,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进行辅导,还举了许多生动贴切的案例,让大家能深刻感受“家长多一些关爱孩子,孩子多一些理解父母”的意义,激励同学们怀揣梦想,努力奋斗、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在毛阳镇,志愿者单耀忠为毛阳镇乡亲们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故事,受到乡亲们的欢迎。
鸿雁志愿者在教孩子们学习书法。五指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这些志愿者说,有机会与乡亲们面对面交流,也是”候鸟“志愿者了解“第二故乡”,走近乡亲、为乡亲们服务的好机会。
此外,工作站近年来坚持“项目落地+产业引进+人才使用”引才模式,推动重点企业等机构开展项目合作,积极推广无农药残留科技产品的应用实验,建立无农药残留示范农场,为做好五指山市乃至海南全省无农药残留蔬菜种植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鸿雁志愿者下乡开展青少年思想讲座。五指山市委组织部供图
“候鸟”们把五指山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五指山也把“候鸟”们当作“自家人”对待。
左兴武说,在五指山市委的特别关注下,2021年,他还被选为党代表参加了五指山市第五次党代会:“这对一名退休党员来说真的是无上荣耀。”
与此同时,鸿雁“候鸟”人才工作站也是屡获荣誉,2021年以来,工作站1名“候鸟”党员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全省道德模范称号;1名“候鸟”党员荣获海南省“两新”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个“候鸟”党支部荣获五指山市“先进党支部”;工作站获“全省先进社会团体”荣誉称号;2023年,工作站连续第四年在全省“候鸟”人才工作绩效考核考评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左兴武说,下一步工作站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候鸟”人才工作站团结、桥梁和带动作用,挖掘和号召更多的“候鸟”人才,努力为五指山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候鸟”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正在成为倍受五指山市委、市政府关注和引进的对象。五指山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指山市自2020年创新启动“鸿雁汇智”工程以来,持续建立完善鸿雁智库,积极发挥五指山候鸟人才工作站桥梁纽带作用,用好用活候鸟人才,并吸引了胡大一、凌锋等一批来自全国各地医疗、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的优秀候鸟人才,采取专家门诊、教育培训、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作用上万人次,激励着“鸿雁”们为五指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汇智聚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