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土地入股+科技赋能 海口龙华区“新联新米”再奏“春耕”乐章

2025年02月20日21:00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春耕正当时,稻田里一片生机盎然。 人民网 枉源摄

人民网海口2月20日电(枉源)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新联村的千亩稻田里,农机轰鸣、秧苗新绿,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当地水稻种植核心区,新联村通过“土地入股+集中种植”模式,结合机械化插秧技术,全力推进春耕生产,为今年绿金香优质稻米的丰产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人员正将培育好的秧苗整齐放入插秧机。 人民网 枉源摄

土地入股激活潜力 绿金香品种稳占C位

新联村水稻种植面积约3000余亩,其中村集体集中种植的200亩稻田尤为引人注目。据村党支部书记庒永优介绍,这片土地由50户农户以土地入股形式整合而成,通过统一管理和科学种植,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

“绿金香品种是我们反复试种后选出的‘王牌’。”庒永优表示,尽管过去几年尝试过多个品种,但绿金香凭借其软糯香甜的口感和稳定的市场反响脱颖而出,今年已是集中规模种植的第5个年头。

去年,该村集体种植的稻米虽受气候等因素影响亩产仅600余斤,但凭借每斤8元的高端市场定位迅速售罄,为农户带来可观收益。今年,新联村将产量目标定为18万斤,预计亩产提升至800-900斤。

“从目前秧苗长势看,今年有望延续高产态势。”庒永优信心满满地说道。

海口龙华区新联村的水稻田里秧苗新绿。 人民网 枉源摄

机器插秧提速30倍 科技护航春耕效率

在田间,海南农资服务公司的插秧机正高效作业。

公司经理助理魏诚驹算了一笔“效率账”:“传统人工插秧1小时仅能完成0.1亩,而机器每小时可作业4-5亩,效率提升30到40倍。”

魏诚驹告诉记者,机械化插秧不仅大幅缩短工期——200亩稻田预计4天即可完成,还能确保秧苗行距精准、分布均匀,为后续田间管理和增产奠定基础。

科技赋能,插秧机正在田间高效作业。 人民网 枉源摄

“小田并大田”模式显成效 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新联村的实践是龙华区农业现代化转型的缩影。

当地通过土地入股模式,农户既可获得保底租金,又能参与年度分红,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共赢局面。庒永优透露,今年绿金香稻米市场价预计仍将稳定在8元/斤,村集体将严格监控作物生长情况,同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

春耕正忙,希望播种。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度应用和经营模式的持续创新,新联村的“稻香故事”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责编:刘杨、王庆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