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闭幕 取得五大共识

2025年03月28日18:57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闭幕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闭幕。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人民网博鳌3月28日电 (记者毛雷、李学山)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举办闭幕新闻发布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宣布年会闭幕并介绍年会取得的相关成果。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闭幕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闭幕新闻发布会现场。图源:博鳌亚洲论坛官网

张军介绍说,今年年会举行了开幕大会、高端对话、分论坛、圆桌会等50多场内容丰富的各项活动。各方围绕“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这一主题,结合当前亚洲和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和紧迫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分析,积极探寻解决方案,达成广泛共识,更加坚定了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信心,取得了积极和丰硕成果,达成了五大方面的共识。

共识一,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在大变局中把好正确方向,共创美好未来。

年会围绕多边主义的未来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中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焦虑和担心情绪不断蔓延。在这一背景下,应重申以联合国为基石的多边主义,推动未来峰会成果加速落地,确保世界走在正确轨道上。很多代表在讨论当中把中国和美国进行对比,认为中国给世界更多地带来稳定性与希望。多家国际媒体指出,在一场广泛的贸易战即将到来的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出了支持多边主义的强音。很多代表认为,参加年会增添了他们对多边主义的信心。

共识二,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谋求互利共赢。

推动开放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是年会的核心议题,贯穿各种讨论的全过程。关于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释放区域自贸安排的更大潜力、重振APEC、加强互联互通等讨论十分热烈。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关税战、贸易战不会有赢家,各国要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国际社会应携手促进全球化再平衡,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使之惠及更多国家和更多人群。

各方认为,亚太区域一体化尽管面临不少挑战,但仍在继续向前迈进。亚洲国家正在形成亚洲特色的区域合作与经济治理模式。亚洲经济体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中国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亚洲世纪已经真正到来。面向未来,聚焦发展仍是亚洲的基本共识。要继续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互联互通,维护地区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有些嘉宾提出,亚洲不仅要实现经济复兴,也要实现精神复兴。各方代表还将视野扩大到了全球南方这个更大范畴,为共同迈向现代化献计献策。

共识三,立足高质量发展,推动转型升级,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与会代表认为,世界大变局必然带来大调整、大转型,各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年会围绕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代表认为,能源转型这一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包容性解决方案。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发力,在技术、政策与市场层面形成合力。年会期间举行的“携手促进亚洲能源转型”圆桌会受到广泛关注,这场圆桌会吸引了一批大型能源企业和主权财富基金领导者,以及权威人士、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汇聚合力的有效探讨。

在全球层面,各方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进度缓慢,以及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遇到新的“退群”阻力表示担忧,认为尽管面临巨大挑战,但我们不能被动等待,需要及时、坚决、积极地行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地,全球合作是关键,要建立广泛伙伴关系,多边主义是应对气候治理不可动摇的基石。气候融资亟需发达国家兑现历史责任,同时国际社会也需要创新融资工具,并通过项目导向来吸引资本,而非被动等待资金到位。

共识四,坚持创新驱动,应用与治理相结合,发掘更大增长动力和空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同时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中既抓住机遇、发掘动力,也解决好出现的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年会结合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在AI应用中塑造核心竞争力、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等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大家认为,要全面评估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风险,尽快形成普遍的国际共识。要平衡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既不扼杀创新动力又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很多代表认为,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让数字红利惠及更多的地区和人群,让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均能参与到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进程中来,实现科技正义。应对数字鸿沟需要构建开放、平等、多元的数字生态体系,还需要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跨学科人才。

共识五,倡导对话交流,增进理解信任,共同应对挑战。

当前国际社会面临方向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其中,信任赤字成为全球治理的突出挑战。年会期间安排了多场围绕重建信任、加强文明对话的讨论,也举办了一系列对话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大意义。重建信任是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国际合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变局中重建国际信任,要强化多边合作机制,维护国际法权威。

一些国家采取的单边主义措施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关系,也阻碍了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各国应通过相互尊重与合作,营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维护共同经济安全。

有些代表提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根本上源于各自国内的发展状况。可以考虑以“共同现代化”化解发展差距,以“单边开放”重建信任。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对于增进理解信任也具有重要作用。

张军表示,今年年会上,中方领导人表示,博鳌亚洲论坛是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重要国际平台,希望论坛继续立足亚洲、聚焦亚洲发展,同时放眼世界,不断拓展全球影响力。很多代表在交流中表示,博鳌亚洲论坛始终将经济发展作为核心议程,倡导多边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致力于破解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愿景,这在当前形势下十分重要。

中国是博鳌亚洲论坛的东道国,是亚洲大家庭的重要一员。通过本届年会,包括论坛理事、咨询委员、合作伙伴与会员等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普遍认为不虚此行,近距离接触到中国经济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清新空气,也目睹了包括海南在内取得的巨大成就。博鳌亚洲论坛愿意继续立足亚洲,做好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对话交流提升合作水平,朝着共同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责编:符小叶、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