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渍地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在三亚选育成功

记者黄媛艳
2025年04月23日07:12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渍地 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品种在三亚选育成功

4月22日,耐盐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箐两优3261”现场观摩与成果转化交流会在三亚举行,此举标志着我国首个适宜滨海盐渍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品种成功选育。

我国有近15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水稻基本条件的盐碱地约1亿亩,滨海盐渍地病虫害严重,急需抗虫耐盐碱的新品种。“箐两优3261”是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的重大创新成果,2024年通过国家审定,具有比较高的耐盐性和丰产性;在全生育期3‰—5‰盐胁迫下,平均示范亩产突破400公斤;在非盐地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平均亩产达650公斤,适宜在盐碱地与非盐碱地上同步推广,具有较高的转化应用价值。

为确保培育的新品种高产、多抗、广适,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团队从2022年开始先后在多个华南滨海盐渍地建立示范基地,以“箐两优3261”为核心,配套节水控盐、绿色丰产、调理改土等关键技术,在3‰盐胁迫下实现平均亩产突破400公斤。2023年,在深汕合作区土壤盐度3‰生态条件下,该团队通过“播前快速改土培肥、水肥耦合、精准控盐、穗期外源化学调控”生产全流程管理技术,实现“箐两优3261”早、晚季产量平均突破每亩500公斤,两季亩产超1100公斤,为滨海盐渍地利用提供了高产、高质水稻解决方案。

“‘箐两优3261’在乐东土壤盐度3‰的盐渍地示范种植多年,亩产可达450公斤,而且易管护。”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明说。

“‘箐两优3261’不仅适合盐渍地种植,也适合在非盐地推广。2023年至2024年,该品种参加湖南、湖北、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新品种展示,非盐渍地常规条件下种植的平均亩产达650公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唐文帮透露,今年该团队计划在沿海盐碱地安排25个示范点,在湖南、江西、湖北及华南非盐碱地及中低产田安排30个示范点,推广种植面积约5万亩,全面展示新品种的特点和适应性。

(责编:蒋成柳、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