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破案非常快,长得非常帅”海南民警帮受害者追回被诈骗款4万余元获表扬

2025年04月23日18:52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东方4月23日电 “破案非常快,长得非常帅!”这张内容颇有喜感的锦旗,是辖区群众仲先生在收到海南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六支队民警帮助追回的4.58万元被诈骗款后,自发送给办案民警的。锦旗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仲先生失而复得的欣喜和对民警反诈工作的肯定。

受害者给民警送锦旗。曾群飞摄

受害者给民警送锦旗。曾群飞摄

据了解,2024年11月,仲先生在某APP上花费2980元报名学习炒股。期间其本人不想学炒股了,便申请退费,但未能办理成功。2024年12月6日,一个陌生电话号码给仲先生打电话,自称是该app工作人员(实为诈骗分子),可以帮其办理退费。于是,不法分子利用仲先生想尽快退费的心态,声称要退费必须下载安装另一款app软件(诈骗软件)购买所谓的“国库券”,步步诱导他陷入诈骗泥潭。

“他们告诉我退费学员较多,可以先领取50元补贴”,仲先生在报案过程中描述,诈骗分子先是通过“50元补贴”逐步获取了他的信任。随后,诈骗分子引导仲先生在诈骗软件充值了500元购买“国库券”,不一会儿“国库券”就盈利到600元。经过一番复杂操作,仲先生成功提现了这600元,进一步增加了信任。

此后,通过诈骗软件上的虚假“国库券”盈利情况,诈骗分子引导他不断充值和提现,提现过程中又频频告知他“操作错误,资金冻结,需要继续转入资金才能解冻提现”。通过精心设计的圈套,诈骗分子先后通过手机号充值、扫码支付、转账等方式,诈骗仲先生9万余元。

2024年12月10日,在接到仲先生报警后,该支队所属海岸派出所民警快速响应,根据仲先生提供的转账记录、截图等线索循线追踪,在后续工作中及时追回4.58万元被骗钱款并返还仲先生。

众所周知,电诈案件的追赃难度很大,部分赃款甚至转移至境外,极难追回。为了守好辖区老百姓的“钱袋子”,2024年7月份,海南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六支队按照“争取突破电诈案件培育支队新质战斗力”的工作目标,专门成立由2名专职警力和N名轮训民警组成的“2+N”新侦专班,紧紧围绕“重案攻坚、追赃挽损、整合资源”开展反诈等工作。专班作用发挥明显,成立以来追赃挽损金额达49万元。

群众看破案,关键在追赃。今年来,该支队指导新侦专班秉承“反诈先止付,首位必挽损”的工作原则,继续加大电诈案件侦破和追赃挽损。仲先生被诈骗资金能够追回并不是偶然和个例。仅今年2月份,支队先后帮助东方市四更镇张先生追回被骗资金2.7万元,帮助来东方市旅游的朱女士追回被骗资金7万元,帮助江苏的秦先生追回被骗资金0.4万元。

3月7日,该支队再接再厉,帮助来琼“候鸟”冯女士追回被骗资金3万元,切实守护好了大伙儿的“钱袋子”,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除此之外,支队新侦专班还扎实推动所属海岸派出所做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根据电诈案件在“候鸟”群体中易高发多发态势,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三防”并举扎实推进辖区反诈防骗显成效》反诈宣防经验,并下发各派出所进行学习实践。同时联合驻地公安局在“候鸟”群体活动聚集区设置反诈宣传阵地,联合“候鸟”小区物业建立工作交流群,与派出所社区民警结成“一对一”工作对子,深入开展反诈宣传。今年来,共开展线上线下反诈宣传137场次,反响良好。

海南省公安厅反走私和海岸管理总队第六支队民警提醒说,全民反诈,守护钱袋!广大市民群众要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链接;不透露银行卡号、验证码、身份证号,警惕“屏幕共享”窃取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 报警,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app界面截图等,积极协助警方追赃挽损。(李学山、曾群飞)

(责编:符小叶、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