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我在岗丨琼州海峡航线上的金牌“老轨”

人民网海口5月2日电 5月2日9时许,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粤海铁路4号”缓缓驶离粤海铁路南港码头,向着琼州海峡,开启了又一次新的航程。而41岁的“老轨”吴清亮也再一次开始了他机轮长生涯里的又一个班次。
轮机长英文名the chief engineer,俗称“老轨”,也就是首席工程师的意思。当铁路万吨巨轮搭载南来北往的旅客、车辆、客货列犁开深蓝,穿梭于琼州海峡时,人们目光大多会聚焦在热情服务的客运员、忙碌奔走的水手、谨慎掌舵的驾驶员身上;但在人们视线之外,有一群鲜为人知的人,他们长期坚守在温度高、噪音高且十分封闭、狭窄的船舶机舱,是守护船舶主动力、辅助、电力系统等设备正常运转的“医生”,海南铁路海口机辆轮渡段船舶轮机长吴清亮就是他们其中的代表。
奋斗的青春有力度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早在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攻读轮机工程专业的吴清亮,就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轮机长。在校期间,他刻苦钻研船舶动力系统与轮机管理技术,主动参与实训项目、船舶模拟操作,连续三年获得该校奖学金。他说:“轮机是船舶的‘心脏’,守护它安全运转是我的使命”,这份初心从此成为他职业生涯的灯塔。
2010年,有着4年远洋经历的吴清亮加入粤海铁路这个大家庭,成了一名船舶三管轮,无论工作态度,还是求知愿望,都给周围同事留下了非常深刻印象。还记得粤海铁3、4号渡轮刚从船厂回到港口的那段时间,因船舶非常先进,很多设备都是大家第一次接触,连一块看似很小的模板,都涉及了许多内容,而且程序复杂,单凭以往掌握的知识或积累的经验,别说处理设备故障,连操作好都有些困难。
吴清亮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柯竞舟摄
面对挑战,吴清亮白天跟前辈学习实操,夜晚翻阅技术手册,一个设备一个设备地去了解和摸索,从设备性能、必要参数,到操作流程、应知应会,再到注意事项、应急处理等,成了最早掌握新船机电设备操作的那批人,其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和影响着周围的同事,让人刮目相看。
入路15年,他经过三管轮、二管轮、大管轮的层层淬炼,于2022年晋升为单位最年轻的轮机长。
奋斗的青春有温度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吴清亮对船舶机电设备之所以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处理问题得心应手,这和他平时勤于学习、勇于探索、善于总结是分不开的。他说:“轮机人的价值,在于让每一颗螺丝钉都精准运转,让每一次启航都平安归港。”这是吴清亮对自身工作的清醒定位。
每次在船舶进、出港时,吴清亮都会准时出现在船舶集控室,查看轮机员值班情况,这俨然成了一种习惯,而一个班下来,仅此一项工作就得反反复复不下十次,相当于在陡峭的楼梯上攀爬80层高的房子。
吴清亮在检修设备。柯竞舟摄
5月2日9点10分,刚刚巡视完主机、侧推等动力设备的“老轨”吴清亮,又一次走进船舶集控室,只见室内配电柜一个紧接一个,各种按钮、指示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这里便是船舶的“心脏”,万吨巨轮的控制中心。诸多设备和操作仪器,的确需要有心人才能征服和驾驭,而吴清亮就是这里的“主人”,他和它们朝夕相处,早就对推进装置、辅助设施、管路系统等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熟记于心、了如指掌。只见他一边盯着银屏上不断更新跳动的数据,迅速对其进行分析比对,查看数据是否在合理区间运行,一边嘱咐值班轮机员加强油位、水位等参数变化的观察,密切留意主机的运转状况,及时进行调整,之后还特别强调遇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向船长报告,与驾驶台衔接好。
吴清亮在班前会上和团队交流。柯竞舟摄
匠心守护十余载,吴清亮和他的团队累计护航船舶安全航行超10万小时,没有发生一起因设备故障影响船舶安全的事情。
奋斗的青春有高度
信仰于心,无惧无怕,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机声轰鸣的船舱深处,在争分夺秒的抢修现场,在船舶坞修的施工场地……经常都能看到吴清亮忙碌的身影。
当班值守时,他阅船舶监控数据,从主机运行参数到辅机工况,从油温油压再到轴承温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船舶故障时,碰上在家休息,只要接到电话,总会毫不犹豫地赶赴抢修现场,加班加点,从无怨言;
船舶坞修时,他主动请缨,积极参加坞修任务,在船厂一待就是近40天。
2024年5月26日,正在航行的粤海铁4号可调桨CPP正螺距动作延迟长达45秒,主油泵压力从3.6 MPa骤降至0.6 MPa(正常应在3.0±0.2 MPa),液压油温达71°C(上限为65°C),船舶被迫采取单机靠港后,迅速下线处理。
27日7点30分,刚接班的吴清亮一头钻进机舱,马上与上班轮机长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在得知因时间仓促、排查范围广还未发现故障点时,吴清亮二话没说,果断接手故障排查任务。从线路,到电磁阀;从航插接头,到显示仪表;从传感器,再到控制模块。一个信号源一个信号源的排查;一组数据一组数据的比对;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校验……此时此刻,吴清亮和他的团队只有同一个目标——找到故障点。同志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分解引起故障泵浦相关阀件、拆检LSR阀,多次对可调桨CPP控制系统启停、调整螺距、增减转数等信号源进行测试。
16点10分,在近8个小时的紧张排查后,最终发现调压弹簧断裂、阀芯导向槽有金属刮痕,锁定故障点。随后,吴清亮又马不停蹄驾车前往市区寻找液压零部件加工厂、定做弹簧、复装调试……当看到可调桨CPP在阶梯加载、突加负载等情况下运行指示、油压、温度都显示正常参数时,吴清亮如释重负,会心地笑了。
从青涩学子到行业砥柱,从机舱新兵到团队核心,从穿越太平洋再到扎根琼州海峡,吴清亮匠心守护、砥砺奋进,在星辰大海的蔚蓝色航道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航海人的责任与担当。
(李学山 向勇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