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版权贸易“出海”新通道

人民网三亚5月14日电 (记者李学山)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名单,在海南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报送的“强化全国性资源利用,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共35个),系海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不仅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作为国际间自由贸易的基础规则,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对自贸港建设的质量和成效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海南聚焦“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等关键领域,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积极探索创建知识产权特区,在全国率先构建起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五合一” 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形成“一个部门集中管理、一支队伍综合执法、一个平台统筹服务”的创新模式,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范例。该经验做法先后入选国务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等多项案例。
此外,知识产权特区依托多家知识产权国家平台,创新建立“知小二”专业服务团队,提供知识产权全类型、全流程专业服务,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服务万里行”优秀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
在版权领域,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与区位优势,大力推动版权与影视产业深度融合。2024年12月,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期间,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与园区企业华代(海南)元宇宙版权服务有限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国际版权实质性交易,助力5部优秀国产电影版权成功“出海”,为自贸港版权产业国际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在产业培育方面,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双方合资成立的华代(海南)元宇宙版权服务有限公司,在版权代理、贸易领域具备先发条件,担负着推动海南版权产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新兴的人工智能生成物领域,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生成物登记机制等前沿业务。目前,相关工作聚焦于法理界定与技术实现两大关键环节,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层面同步推进。这一探索彰显了海南在版权相关前沿领域先行先试的决心,对于完善数字版权保护体系、推动版权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月,在多部门联合引荐下,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与华代(海南)元宇宙版权服务有限公司针对作者柴晓明《柴晓明本〈道德经〉(注音版)》著作权登记的需求,成立专项服务小组,采取“全流程嵌入式服务协同”模式,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作品登记,实现了服务效率与专业水准的双提升,为后续探索精细化版权服务路径、助推自贸港版权代理走向市场化开辟了道路。
柴晓明表示,在其作品版权登记过程中,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海南分中心团队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高效作风令人赞叹,全程紧密协作确保登记工作一路畅通,很快就完成了作品版权登记手续,体现了国家级平台的服务水准。期待未来有更多全国的作品在海南实现版权登记,享受专业的版权服务。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在知识产权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探索创新发展路径,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知小二”团队也将以专业化服务继续护航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共同为自贸港建设注入更强劲的知识产权动力,推动知识产权事业迈向新台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