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5·18国际博物馆日”海南“鉴宝”活动受欢迎 收藏者吃下“定心丸”

2025年05月18日19:28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琼海5月18日电(记者李学山)5月18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海南主会场设在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举办。在现场,由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联合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推出的“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广受欢迎,海南多地收藏爱好者纷纷带着自家的“宝贝”来请文物鉴定专家“验明正身”。

“听了专家给出的专业意见,我们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来自文昌的收藏爱好者岳先生多年前收藏了一只琉璃瓶,但因为无法确定真假,心里一直不是很踏实。所以当他得知将有文物专家给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宝”的活动后,就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寻求专家的意见。他说,在鉴定过程中,专家详细了解了收藏经过,并用专业工具查看了“宝贝”的材质、成色等,最终确定了“宝贝”的真伪。

记者在现场看到,“琼州鉴宝——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活动”活动开始后,陆续有收藏爱好者带着陶瓷器、玉石器、书画、金属器等“宝贝”来到现场,希望借助文物专家的“法眼”来确定“宝贝”的真假和价值。而专家们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使用专业工具进行验看,并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给出鉴定意见,让大部分收藏者满意而归。

文物专家在为收藏爱好者“鉴宝”。罗小雨摄

鉴定过程中,专家们不仅给出专业结论,还耐心开展文物知识讲解,将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特色,让藏友们收获满满。同时,现场设置的文物保护法专题宣讲环节,通过生动案例和详实数据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公众文物保护意识。活动现场赠送的文物相关书籍,更为参与者提供了持续学习的途径,助力他们深入了解文物知识。

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天的公益“鉴宝”活动共计接待了30名收藏爱好者,为他们鉴定了82件“宝贝”。

文物专家在为收藏爱好者“鉴宝”。罗小雨摄

据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主任章佩岚介绍,海南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民间收藏资源,然而,许多民间藏品因缺乏专业鉴定渠道,其真伪与价值难以确认,面临着极大的流失或损毁风险。因此,国家文物局建立了国家-区域-省级三级文物鉴定体系,规范文物鉴定活动,服务各家、各级博物馆的文物认定、定级,为民间收藏提供便利条件。

章佩岚说,由于博物馆资源有限,难以覆盖民间海量藏品的鉴定需求。为此,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海南管理处依托专业支撑和严谨标准,通过“琼州鉴宝”公益鉴定活动,为民间文物“验明正身”。这一公益活动通过建立“固定+流动”的双轨机制,除设置每月常态化服务的窗口,还深入市县开展“鉴宝下乡”活动,常态化多途径地开展公益鉴定,使文物鉴定服务突破博物馆围墙,惠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自开展公益性鉴定活动以来,该管理处已为百余位藏家鉴定超千件藏品,不仅有效遏制了文物的非法流通,同时有力培育了健康的文物收藏文化;同时也使大量散落民间的文化遗产得到身份认定,为博物馆藏品征集开辟了新路径,为文物构建起系统化科学化的保护体系。

(责编:吴占桂、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