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海南发布全域“无废岛”建设方案 十项任务力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2025年07月18日09:42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海口7月18日电 (刘杨)为助力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通全省绿色生活发展“大循环”,近日,《海南省深化推进“无废岛”建设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十大重点任务、32项具体措施,明确梯次推进“无废岛”建设,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为美丽海南建设筑牢生态基底。

《方案》提出建设“无废岛”,是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旨在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坚持创新机制与全民行动并重,针对不同领域分区施策、精准发力,并聚焦关键领域实施全链条管理。

在具体实施上,《方案》设定了清晰路径并采取‘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策略。到2030年,海口、三亚、三沙、儋州4个地级市及昌江黎族自治县将率先达到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发挥标杆作用;其余市县则分领域、分类别协同推进,最终构建起覆盖全岛的“无废岛”建设格局。核心目标包括全省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持续下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固体废物等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危险废物填埋占比实现稳中有降,形成一批具有海南特色亮点的实践样板。

《方案》涵盖强化顶层设计、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建筑垃圾全链管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农林固体废物收储、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防范化解环境风险隐患、建立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实施“无废”全民行动等方面。

在生活领域,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动旅游、餐饮、会展等服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用邮、“光盘行动”,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屋(亭)全面覆盖,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强化绿色分拣中心规划布局落实,推进低值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到2030年,营业网点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超过9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等。

在建筑领域,推进建筑行业源头减量。大力发展适合热带海岛气候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式装修;全面落实工程施工单位编制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及报备制度;持续开展工程项目建筑垃圾减量行动等,构建从源头减量到资源化产品的全链条管理体系。到2030年,全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5%。

在再生资源回收领域,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两网融合”,促进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加快再生资源三级回收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回收、“以车代库”流动回收等创新模式;发展二手商品第三方评估机构,跟踪废旧家电家具流向;健全公共机构废旧商品统一回收及平台建设,通过“公物仓”以置换、调拨等方式促进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等循环使用。到2030年,再生资源三级回收网络建立健全,回收量较2025年增长15%。

《方案》强调强化数字赋能,计划建立省市县联动、部门多跨协同、企业社会融入的“无废岛”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固废全流程追踪。同时,将广泛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如无废工厂、无废景区等),到2030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深化“无废”理念宣传,并结合海南旅游特色,将其纳入旅游行业标准化宣贯体系,扩大社会影响力。国际合作方面,海南将主动对接国际规则,在循环经济、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深化交流。

为确保蓝图落地,《方案》还明确,依托海南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动“无废岛”建设。在用地、资金、信息等方面提供坚实保障,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动态评价体系。各市县明确责任清单、细化目标任务,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这套环环相扣的保障体系,为海南全域迈向“无废岛”、擘画绿色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编:蒋成柳、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