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海南“智”造 | 海口这家药企“数智化”发展有“良方”

2025年07月30日17:51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海口7月30日电(记者牛良玉)日前,海南省第一批基础级和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公示,海口国家高新区作为省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地”,共有8家企业被评为海南省先进级、基础级智能工厂。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倍特药业”)作为其中之一,基于生产管理协同的医药制造先进级智能工厂有何“过人之处”?

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设备。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最直观的一点,原本在生产一线忙得不可开交的工人们如今从“生产工人”转变成了“车间主任”。在参观通道透过车间玻璃望去,一支支通过自动化灌装药剂的安瓿瓶顺着传送带“排队”向包装车间的方向前进,智能质检设备则作为包装车间的“守门人”对“列队赶来”的成品进行质检,合格品由自动化设备进行贴标、装盒,最终打包装箱,整齐划一地堆放在托盘上,准备进入仓库。

那么,工人们呢?一是当好生产“车间主任”,实时查看流水线各环节的运行状况,对机器上报的“问题”进行核实处置,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二是做好产品质检,对质检设备排查出的可疑产品进行人工审查,做好产品的“终审”。

生产车间里,操作员正在关注设备运行数据。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工厂的智能化不局限于车间,我们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搭建起一个高效运作的数字化软件管理平台,涵盖市场需求、订单管理、物料管理、生产排单、质量管理、仓储物流、产品交付、药品流向等模块并实现融合应用。”海南倍特药业总经理刘争光介绍,公司自2018年起持续投入医药制造智能工厂建设,到今年已新建改建十个智能化数字化无菌药品生产车间,项目环节设计覆盖核心业务端到端流程,引入自动化技术、互/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配置智能化设施设备将传统业务与协同管理互通互融,显著提升设计效率和产能,降低综合成本及稳定产品质量。

质检合格的产品顺着传送带进入包装工序。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智能工厂成效几何,数据会“说话”:生产效率提高15-25%;质量管理人力浪费降低30%;数据采集速度提高40%;生产及检验订单处理周期降低32%;纸质文档与记录减少67%;售后质保成本降低3%;返工和报废成本降低1%;预防性质量成本损失降低45%;设备维护成本降低38%;设备综合效率提高20-35%。

“工厂目前年产能近6亿瓶(支/袋),日常生产已处于接近满产的运转状态。随着我们美安生态科技新城新生产基地生产线陆续建成投产,未来产能还在进一步提升。”刘争光表示,在生产方面,公司将在新厂区积极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打造“黑灯工厂”模式,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自动化机械臂将成箱的药品整齐堆放在托盘上。人民网记者 牛良玉摄

下一步,海南倍特药业将加大智能工厂建设投资力度,计划每年将当地营收的15%以上资金专门投入对应的药品研发及智能化技改,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提升公司的管理,同时重点培养既懂数字化管理又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全员数字化素养。

(责编:吴占桂、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