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多举措推进民生工程 百姓获得感显著提升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今年以来,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将民生实事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试金石”。从医疗集团的创新服务到公安系统的便民举措,从教育设备的数字化升级到环保领域的噪声治理,昌江以“有广度、有力度、有温度”的实干精神,将民生诉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实景。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2名省级医疗专家常驻昌江,公安系统解决报废摩托车问题14起,教育设备升级覆盖22所学校,环保噪声投诉办结率达100%,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省县联动,打造家门口的“健康高地”
昌江医疗集团以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托管帮扶为突破口,通过下派帮扶上挂学习等方式,持续提升县域医疗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
12名省级专家常驻昌江,开展临床带教64次,成功实施脑出血、膝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31台。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确保患者诉求“接诉即办”;推行“云大厅”服务,实现线上问诊、报告查询等“一站式”办理。
台风“蝴蝶”期间,产科开通孕产妇急诊绿色通道,24小时保障母婴安全。“我们将深化与省医院的合作,推动医疗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更高品质’迈进。”昌江医疗集团副院长刘润说。
便民利民,筑牢平安防线
昌江公安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宗旨,优化服务流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铁城路派出所联合村委会排查登记14辆报废摩托车,协调车管所、回收公司上门服务,实现“零跑腿”办理。2025年7月,县公安局发布公告,要求报废车辆车主30日内办理注销登记,否则将吊销驾照并罚款。
运用VR、AI技术开展“六进”活动20场,吸引5万余人参与,发放资料6万余份。派驻警员进驻综治中心,联动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构建“资源共享、高效便民”机制,让群众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村民王大姐感慨:“以前报废摩托车要跑县城好几趟,现在民警直接上门回收,省心又安全!”
数字赋能,点亮智慧教育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昌江以省级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教育数字化升级。
暑期完成22所学校244间多媒体教室一体机安装,配备250台教师计算机、355台学生计算机。昌江民族中学教师李华表示:“新设备支持触控互动,课堂更生动,学生参与度明显提升。”
县教育局计划开展教师数字技能培训,重点强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2025年,40所公办中小学完成教室照明改造,其中高中80间教室实现LED护眼灯全覆盖,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率。
以“静”护民,守护绿水青山
昌江生态环境局以钉钉子精神解决噪声污染问题,2025年第一季度噪声监测达标率100%。
乌烈镇、石碌镇、王下乡开展“清河清渠”行动,清理河道垃圾,推动“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治水模式。针对砖厂噪音问题,协调多部门督促企业密封设备、调整作业时间,高效办结18起噪声投诉,群众回访满意度100%。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计划年底前完成20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建设,持续守护群众‘宁静权’。”
从医疗集团的“生命守护”到公安系统的“平安护航”,从教育升级的“数字蝶变”到环保攻坚的“静音行动”,昌江以实干作答、用成效说话,将民生实事办成“民心工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