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5三亚市第二届鹿城新锋最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丨最美快递员选树候选人系列报道

李让星:三年扎根三亚迎宾路片区 台风天连轴转日均送件700件

2025年09月25日21:57 |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小字号

台风天冒雨送件、停电时借电充电、一天派送770多件快递……在三亚韵达海螺网点,快递员李让星2022年从重庆来到三亚,三年间扎根迎宾路至凤凰路片区,从日均派送100多件的“新手”,成长为能统筹分拣、处理客户投诉、带领团队攻坚的网点骨干。

断水断电不耽误,四天连轴转清积压件

对李让星而言,台风天是快递派送中最严峻的考验。每次台风过后,网点都会积压大量快递。台风“剑鱼”过后,网点所在区域停电四五天,从第一天晚上7点断电到第四天恢复供电,电动三轮车没法充电、网点没网没法扫码,派送工作几近停摆。

“不能让客户的件一直压着。”李让星带着同事跑到附近住宅小区借电,给电动三轮车充好电后立刻出发送件。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到网点,和同事一起先做网点防水,再分拣堆积如山的快递,按片区分好后装车派送,一直忙到晚上10点才收工,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最多一天送了500件左右,都是台风天积压的货,得赶紧送到客户手里。”

除了送件,李让星还和同事主动承担起片区的公益活儿。台风过后,网点附近的海螺村有不少树木被吹倒,挡住了送件的路,也影响村民出行。他便和两名同事一起,清理了店附近六七棵倒下的树木,“先把路清出来,送件方便,村民出门也安全。”

从“看导航送件”到“片区活地图”,细节里藏着贴心

三年前刚入行时,李让星对三亚迎宾路至凤凰路片区的路线“两眼一摸黑”,送件时得时不时停下来看手机导航,一天最多只能派送100多件。如今,他成了片区的“活地图”,90%的小区、街巷都记在心里,不用导航也能精准找到地址,日均送件量大幅提升,最高时一天能送700多件。

“现在送件效率高,除了熟路,还靠系统升级。”李让星说,以前分拣快递得逐个看地址,费时间还容易出错;现在快递有了“三段码”,只要看码就能知道属于哪个片区、该分给哪个快递员,分拣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多。

而在派送中,李让星最在意细节。遇到生鲜快递,他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提醒客户“生鲜到了,尽快取,别放坏了”。客户要求送货上门的,他从不推脱,哪怕多跑一趟也会送到家门口。有客户因为没及时在保安室找到快递投诉,他会立刻联系客户,找到快递后亲自送上门道歉,直到客户满意。

去年,网点客服韦彩芬因客户催件时态度急躁,两人发生争执,投诉升级。李让星得知后,第一时间给客户打电话道歉,问清地址后带着快递赶过去,当面把件交到客户手里,再次诚恳道歉,最终化解了矛盾。

“客户急是因为盼着件,我们得站在客户角度想,姿态放低一点,问题就好解决了。”李让星说,三年来,不少常收寄快递的客户成了熟人,有的会主动加他微信,寄件时直接联系他,“这份信任,比啥都珍贵。”

从“只管送件”到“多面手”,三年跑出万公里责任路

每天早上8点,李让星会准时到网点,和同事一起等司机拉货回来,然后分拣、扫描快递,把每个片区的货分好、点清,再装车出发送件;14点前,要完成90%的上午件派送;22点前,必须送完当天所有快递,这是他三年来雷打不动的工作节奏。

从刚入行时“只负责送自己的货,啥也不用操心”,到现在要统筹分拣、帮同事解决送件难题、处理客户投诉,甚至晚上没事时还要查看网点数据,找问题、想办法,李让星坦言,心态变了,肩上的责任也重了。“以前送完自己的件就下班,现在得盯着整个片区的件都送完,同事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得顶上。”

三年来,李让星每天早上、下午各跑一趟送件,一天下来差不多10公里,三年跑了近万公里。如今,他已经把三亚当成了“第二故乡”,计划长期在这里干下去。“刚开始来三亚是偶然,现在觉得送快递虽然累,但每次把件送到客户手里,听到一句‘谢谢’,就觉得值了。”

阳光下,李让星正忙着把一批生鲜快递搬到车上,准备打电话提醒客户。他的身影在快递堆旁穿行,用日复一日的奔波,守护着城市的物流畅通,也用责任与温暖,连接起千家万户的期待。(熊淑婷/文 实习生王忠华 聂梦芳冰/图)

(责编:刘瀚涛、席秀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