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国庆中秋期间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64.8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

这个假期,儋州让人眼前一亮

记者 吴心怡 见习记者 王泽洋
2025年10月10日08:19 | 来源:海南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这个假期,儋州让人眼前一亮

  国庆中秋假期,儋州海花岛旅游度假区海洋乐园,游客们近距离观赏白鲸与潜水员互动。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元才 通讯员 伍卓千 摄

  游客在海南神冲滨海旅游度假区打卡拍照。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10月6日中秋夜,儋州海花岛旅游度假区上演烟花秀。

  传统菜品烹饪技艺(东坡肉烹制技艺)展示活动在儋州七里村举办。图为游客现场观看厨师烹饪东坡肉。 主办方供图

  不少自驾游客沿着环岛旅游公路儋州段游玩。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茂 摄

  听古韵,东坡居儋的故事传讲千年;看新潮,街舞少年以绚烂脚步展示青春能量;说畅游,沿着一条公路听涛看海……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儋州市向八方来客展示精彩纷呈的“不同面”。

  儋州围绕“一人”(苏东坡)、“一岛”(海花岛)、“一路”(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儋州段)文旅IP,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文旅活动。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儋州累计接待游客总人数64.88万人次,同比增长10.3%;实现游客总花费约3.9亿元,同比增长23.1%。

  古韵 | 东坡文化焕发新生机

  10月7日至8日,浓郁的肉香弥漫在儋州中和镇七里村上方,“千年东坡正青春 非遗美食香七里”2025年传统菜品烹饪技艺(东坡肉烹制技艺)展示活动在此举行,儋州本地厨师在现场演示东坡肉从选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北宋绍圣四年,苏东坡谪居儋州,将中原文化与东坡肉烹制技艺带入海南,至今已传承近千年。儋州东坡肉在承袭古法基础上,发展出“慢火、少水、多酒”的独特工艺,2023年12月被列入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葱姜处理、猪肉焯水煎制,到加料烧制、隔水慢蒸……活动现场,获“中国烹饪大师”“儋州十大金牌厨师”称号的陈生强展示着这门非遗技艺,块形方正、色泽红亮、香糯不腻的成品让在场市民游客赞不绝口。

  本次活动还设置“非遗技艺场景美术写生”“青年摄影师非遗摄影研学交流”环节,年轻的创作者们用画笔和相机记录下东坡肉的制作过程,为儋州打造“东坡IP”增添新内涵。“活动以东坡肉烹制技艺展示为核心,结合咖啡、摄影、绘画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潮流元素,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方式跨界融合,有利于推广东坡文化。”儋州市文化馆非遗工作部主任、东坡文化学者陈有济表示。

  东坡文化是儋州亮眼的文旅名片,儋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东坡文脉。这个假期,不少“坡粉”为东坡而来,对他们而言,必打卡的一站便是位于儋州中和镇的东坡文化旅游区。

  这个假期,东坡文化旅游区推出多彩活动和优惠折扣,打造涵盖汉服体验、非遗互动、诗词背诵等十大特色文旅场景,让“坡粉”一站式体验东坡文化盛宴。身着襦裙、广袖的游客穿梭在东坡文化主题场景中,汉服旅拍团队紧随其后,用镜头定格“穿越千年遇东坡”的浪漫瞬间。舞台区的演艺互动持续升温,演员们以歌舞、情景短剧等形式再现东坡生平轶事。市集上,东坡诗词主题的文创产品、儋州特色美食琳琅满目,摊主们热情地向游客介绍一桩桩动人的文化故事。此外,在儋州海花岛旅游度假区,也有“东坡先生”的身影。《男神东坡》沉浸式演艺在东坡书院与海花岛两地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成为东坡先生学生”的奇妙体验。

  新潮 | 文旅融合擦亮新标签

  动感的音乐、强劲的节奏、绚丽的舞步、专业的编排……假期里,2000余名街舞舞者掀起一场街舞热潮。10月2日至4日,“2025中国(海南)街舞文化周”活动在儋州海花岛旅游度假区举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街舞运动员及爱好者参与,其中青少年选手占比达65%。

  赛事带动消费,“流量”变成“留量”。街舞文化周期间,选手们到东坡书院了解东坡居儋故事,到海花岛海洋乐园与人气海洋“明星”互动,到石花水洞地质公园观赏五颜六色的石林景观。 赛事组委会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街舞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儋州体育IP新标杆。

  诗乡歌海、千年古郡,这是儋州厚重的文化名片。如今,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了更多新潮玩法和崭新地标,文旅“标签”正被不断更新。

  10月1日,海南神冲滨海旅游度假区首开区开启试运营,首日便迎来近2000名游客。“首开区开放六大空间,火山石屋民宿、潮餐厅、汐咖啡、神冲之心、水上活动中心、海上俱乐部。”海南神冲滨海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神冲村是保存完整、具有特色的火山石屋渔村,至今已有400年历史。海南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其“爆改”,依托渔村、海洋、沙滩、红树林、古盐田等资源,打造集滨海度假、海上运动、民俗体验、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火山石渔村特色旅游区。

  10月6日至7日,由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的“非”常好玩系列文旅活动在当地文化广场举行。活动以非遗为媒、以游园为趣、以音乐为引,打造“好看、好玩、好拍、好味”的城市夜间文化消费场景。据统计,两晚活动共吸引近3万人次市民游客参与。

  畅游 | 环岛旅游公路串联新风景

  “看着太阳缓缓沉入海平线,岩石与浪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色。”10月8日下午,站在儋州峨蔓镇的火山海岸,澄迈游客王女士给出了“不虚此行”的评价——她早就对这片火山海岸心生向往,在假期最后一天约上好友一同自驾而来。

  像她一样,不少游客选择在假期尾声“回归”自然美景,他们沿着环岛旅游公路自驾来到火山海岸,沉浸于黄昏落日的壮美景色中。在龙门激浪,石门化身天然“取景框”,“定格”下游客们的笑脸。在凭栏眺龙观景台,亲子家庭趁着夕阳余晖赶海,石头下的螃蟹和贝类都被视作大海的馈赠,换来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声。

  环岛旅游公路儋州段像一条“宝石项链”,串起了沿途的风车、巨石、激浪、海湾和灯塔等“珍珠”,“一半海水一半火山”的神奇海景让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这里和我以前见过的海很不一样,海边的石头是黑色的,我很喜欢这里。”来自杭州的小游客车车说。

  作为环岛旅游公路首批投入运营的驿站,“儋耳追光”驿站持续推出新业态,为市民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休闲体验。赶海寻鲜、桨板追日落等项目让游客感受大海的多种“打开方式”,尽情享受大海带来的清凉与欢乐;红树林探秘、手工标本制作等科普研学内容吸引亲子家庭前来打卡,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明白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这个假期,儋州各地还因地制宜,陆续推出多样活动,烘托节日氛围。“金秋颂歌·献礼祖国”2025年群众国庆文艺晚会、“村歌”展演等4场活动在儋州市文化广场举办,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儋耳追光驿站、云舍松涛、海南热带植物园等场所开展5场文化惠民演出,为景区引流聚气。各景区也推出新颖玩法。海花岛“双倍烟火”点燃节日夜空,云舍松涛·海南中国村推出“喝杯果汁免费游云舍”等,让“景区流量”高效变现“经济增量”,擦亮儋州文旅新名片。

(责编:吴占桂、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