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多措并举 持续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人民网昌江11月18日电 (记者毛雷、孟凡盛)党建引领聚合力、产业融合强支撑、生态治理提颜值、乡风文明铸灵魂、精细治理守平安。当前,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取得诸多成效。日前,人民网记者走进昌江乌烈镇峨沟村和石碌镇保突村,感受这里的“和美风光”。
“看,这里就是我们的芒果地。”峨沟村村务专员梁河派指着身后的大片芒果地说,芒果是峨沟村最大的特色,全村目前种植芒果3627亩,运用蓝黄板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使一级果率提升至90%以上,部分优质红玉品种还出口俄罗斯。
同时,峨沟村搭建“线上+线下”双向销售网络:线上借助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10万斤,销售额约80万元;线下对接内地收购商及周边乡镇超市,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
峨沟村还依托热带田园风光与本土文化资源,打造“采摘体验+休闲观光”微旅游线路。下一步计划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推动芒果产业与峨沟岭旅游深度融合,让乡村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拓宽村民多元增收路径。
在基层治理方面,峨沟村健全网格治理体系,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2个网格,配备网格员2名,每周下沉收集民情、化解矛盾,以“枫桥经验”为抓手,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庄”。
成立由“党员+网格员+老干部”组成的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本土力量优势,全年成功调解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问题8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实践,补齐发展短板,放大特色优势,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峨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岗说。
在石碌镇保突村,最大的优势资源就是“文化”。当前,村委会正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推进文化产业化转变,让“文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保突村是海南唯一黎陶文化传承基地,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建有传习所与制陶馆,2022年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我们的黎锦产业成效显著,相关合作社年营业额200万元,带动300余农户就业,形成‘非遗+文创+旅游’模式。”保突村党支部书记刘富填说,当前,村里正在推进黎陶产业园项目。“下一步,我们就会把老的制陶馆再进行重新打造,再扩大面积,让我们的文化变为产业化,以此来发展我们村的经济,让整个村的经济从此进入一个正向的循环。”
2025年,昌江统筹资金4000多万元,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标志性工作,以“五美”标准为引领,统筹城乡融合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乡村布局美、环境整洁美、宜居生活美、宜业共富美、人和善治美为重点,建设9个和美乡村,使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乡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