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

海南三亞崖州灣育種科研工作者——

又是一年“南繁”忙(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本報記者 趙 鵬 孫海天
2023年01月30日08:1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又是一年“南繁”忙(新春走基層·特別報道)

《人民日報》( 2023年01月30日   第 02 版)

《人民日報》( 2023年01月30日 第 02 版)

劉成立(右)與同事在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工作。 符武平攝

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生物育種專區二期的試驗田。 符武平攝

海南三亞崖州灣邊,壟縱溝橫,良田萬畝。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就坐落在這裡。

海南光熱條件適合農作物生長,每年冬春,來自全國數百家農業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匯聚於此,從事繁育工作,“南繁”由此得名。據估算,我國育成農作物70%的新品種都經過南繁。

一早,檢查一遍包裡的記錄本,育種管理員賈亞軍出了門。20公裡外的試驗田裡,4萬株田菁已有半米高,隨著微風搖曳。

新春到,南繁基地忙碌的新一年開啟了。

“每一片葉、每一朵花,都是觀察對象”

這20畝田菁,賈亞軍熟稔於心。自2016年來到三亞,他已在此度過7個冬天。

在田裡忙了一陣,小賈抬起頭擦擦汗:“我要在這兒扎下根了。”春節前,他把一家老小都接到崖州。

“家裡人沒意見嗎?”記者問。“這裡有前途,都很支持哩!”他答道。

2021年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正式揭牌,賈亞軍加入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的團隊,負責種子派發、植株觀察等工作,成了試驗田裡的“大管家”。

“田菁是一種飼草。”賈亞軍捻起一片葉子說,“它耐鹽鹼,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作為豆科綠肥還能固氮。我們要選育出一些更適合極端環境生長的性狀,還要不斷雜交改良,就希望它早點開花繁殖。冬天北方太冷它不咋長,隻有在這裡才行。”

太陽一轉就到了頭頂,熱辣辣的,大棚裡悶熱、棚外暴晒。“要是田菁能像旁邊田裡的玉米,能擋擋陽光多好。”記者感慨。

“說不定未來真可以。”不遠處的博士生劉成立插話。小劉也是曹曉風院士團隊的一員。他展示著觀察記錄本:“每一排田菁是同一個品種。我們需要逐排觀察是否出現自然突變,還需要逐列觀察不同品種田菁之間的生長差異。每一片葉、每一朵花,都是觀察對象。”

隨著崖州灣種子實驗室挂牌,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始與實驗室開展專業人才階段性聯合培養。如今,海南專項研究生近3000人,小劉正是其中之一。

春節前,曹院士給兩名年輕人留下一個任務:找到一種自然突變的性狀,讓田菁表現出更耐水淹的特點。

“4萬株田菁,怎麼找?”記者問。

“持續不斷地認真觀察,就能從千萬株中找出哪一株不同了。創新其實就是堅持,我們要向老一代南繁人一樣,百折不撓、永不懈怠。”劉成立回答。

“事業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棉田裡,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三亞野生棉種質基地負責人劉平正忙著檢查水肥。他膚色黝黑,第一眼看上去得有50歲。“其實我是個80后。”劉平不好意思地解釋,“風裡雨裡的,天天暴晒,顧不上保養。”

“這批棉花是去年10月種下去的,春節這幾天剛好是盛花期。”劉平說,“到今年,14個春節我隻回過一次湖北老家,心裡總放不下這片棉花。”

劉平忙,劉平愛人也忙。她在基地辦公室裡負責數據統計。近幾年,南繁的科研隊伍、基地面積、課題種類、項目廣度不斷擴大,工作量翻了番。

決心扎根,劉平夫婦在崖州買了一套房,幾個月前房子交付,一家人搬進新居。“現在所裡新來的同事,還可以申請買三亞的安居房。事業會越來越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小劉說。

雨后,水稻試驗田邊一腳寬的田埂愈加泥濘。病愈不久的魏興華興致勃勃地走在前面。

“看!這就是我的寶貝。”老魏指著試驗田間的一塊。記者滿是疑惑:“這些水稻苗,為啥有的粗壯,有的細小?”

“這就對了!它們是不同時間栽下去的,就是要看它們是不是一樣生長。都一樣,說明我們需要的性狀保持了穩定的遺傳。”老魏解釋。

魏興華是中國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種質庫的負責人,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在三亞從事育種工作。2019年崖州灣科技城成立后,他帶團隊來到崖州灣。

2021年,崖州灣科技城就9個研究方向79個重大攻關項目向社會發榜,魏興華“揭榜挂帥”干起老本行:培育適合輕簡栽培的水稻種質資源。他介紹,項目計劃3年完成,要培育水稻耐低溫、耐直接播種的性狀,從而減少水稻播種環節、提高效率。

“‘揭榜挂帥’項目不考核論文,隻看成果能否通過驗收。”海南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合作交流部負責人夏勉說。

今年春節假期,老魏留在試驗田裡繼續觀察水稻生長情況。

“以前,各家南繁隊伍單打獨斗﹔現在有了種子實驗室、有了科技城,實驗室共用、設備共享,形成了合力。如今,不用寫繁瑣的申報材料,可以把精力都投入試驗中去。一組課題從頭做到尾,大家平常在南繁基地待的時間更長、工作也更有效率了。”這位頭發花白的“老南繁”,語氣中充滿信心。

“團隊還對接了新課題,希望能做出成果來”

春節假期,另一位“老南繁”也一直在田裡忙活。

“庄稼才不管你過年不過年。”趙軍笑著告訴記者,“眼下正是玉米開花授粉的時候,要確定父本、母本,觀察授粉,進行套袋,控制雜交、自交……這麼忙,人根本走不開!”

趙軍是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玉米育種專家,也在崖州灣科技城“揭榜挂帥”,目前做的課題是玉米抗干旱品種研發。

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玉米需要400立方米的水才能正常生長,但西北干旱地區隻能提供280立方米。“解決玉米抗旱問題,是燃眉之急。”老趙介紹。

工作雖忙,但讓老趙欣慰的事不少。

成果轉化不用愁。崖州灣科技城出台科研成果轉化扶持政策,打造產學研協同發展鏈條,不需要科研人員找企業、拉投資、尋出路,可以安安心心扎進田裡。如今,總規模10億元的崖州灣國際南繁科技創新基金和首期規模6億元的南繁育種產業投資基金,兩隻種業單一方向產業基金都已落地科技城。

科研用地有支撐。“以前我們自己跟農戶租地,不僅不夠種,下雨還積水。”趙軍的無奈,也曾是很多南繁人共同的煩惱。為此,海南加大投入,2022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生物育種專區一期、二期建成投用,共5040畝。目前24家科研院所和企業進駐,圍繞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等作物育種開展工作。

種質資源知識產權有保障。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農業植物新品種審查協作中心、知識產權法院特區審判庭等在科技城落地,將推動探索專利、商標、版權、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五合一”行政管理體制。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知識產權部部長陳浩表示:“讓南繁科學家不再有后顧之憂。”

新的一年,趙軍有新計劃:“‘揭榜挂帥’的課題接著做,等試驗成功,我們就拿種子去新疆種,做進一步的抗干旱試驗。此外,團隊還對接了新課題,希望能做出成果來。”

海島的陽光火熱,趙軍手搭涼棚向遠處眺望。目之所及,風吹田野,綠浪翻滾。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