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

海南騎樓的建筑風格

蔣伊琳
2023年02月10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海南騎樓的建筑風格

《人民日報》( 2023年02月10日   第 07 版)

《人民日報》( 2023年02月10日 第 07 版)

騎樓是南方多雨炎熱地區臨街樓房的一種建筑形式,多為磚木結構,一般是兩層或三層。下層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陽、通行,樓層部分則跨建在人行道上,曰“騎樓”。這種建筑類型主要分布在我國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海南騎樓在運用我國傳統建筑表現手法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建筑的形式構造,並進行藝術再創造,集合多元文化於一體。經過長期的積澱,最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建筑藝術風格。

不同於歐洲的弧形拱廊,海南騎樓的柱廊外觀質朴,除了立柱外並未做過多裝飾,這主要是為了讓沿街的店面牌匾更加凸顯。二層以上則一改極簡風格,極盡裝飾之能事。窗戶有方形、圓形、圓拱形、哥特尖拱形等,形態各異的窗戶還安裝有層層遞進的窗套和寓意吉祥的窗飾,彩色玻璃拼接成絢麗的圖案,讓投射進室內的光線也變得五彩繽紛,饒有趣味。

從建筑美學角度出發,“女兒牆”是海南騎樓最精彩的部分。騎樓屋頂上那半人多高、臨街而立的矮牆就是“女兒牆”。在古代,女性不便隨意出門,一般隻能站在屋頂上,隔著防護牆眺望外面的世界,因此這堵屋頂的矮牆就被稱作“女兒牆”。在海南,常有台風過境。為了適應多台風的氣候環境,當地人提升“女兒牆”的高度,並在牆面打上鏤空的圓形孔洞,從而減少風阻。“女兒牆”上的雕刻裝飾很是引人注目——中式傳統的萬字花格、洛可可式的繁復裝飾、巴洛克式的厚重曲折線腳、新古典主義的柱式和山花、現代主義的簡潔分形和哥特式的垂直線條……紛繁的元素匯集,形成了海南騎樓“女兒牆”別具一格的樣式。

近年來,隨著對海南傳統建筑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愈加深入,除了海口百年騎樓老街得到了妥善的修繕與保護,散落在瓊島村落中傳統民居的藝術價值也逐漸得到挖掘,其中以瓊海蔡家宅、文昌符家宅等近代僑居為典型代表。這些老宅的布局遵照了海南傳統民居的路門、正屋、橫屋及院牆格局,同時在造型上融合騎樓建筑風格。以騎樓為代表的海南傳統民居彰顯出瓊島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它們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海南的建筑瑰寶。

(作者為海南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教師,本報記者曹文軒整理)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