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

優化公交線路、提升交通服務、打通道路阻礙——

海口暢通城市微循環(辦實事 解民憂)

本報記者 曹文軒
2023年07月21日07: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海口暢通城市微循環(辦實事 解民憂)

《人民日報》( 2023年07月21日   第 14 版)

《人民日報》( 2023年07月21日 第 14 版)

核心閱讀

海南省海口市採取多種措施方便居民出行: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基礎上,收集群眾出行需求,優化公交網絡,開通定制專線,提供精准服務。同時改造市政道路,完善配套設施,治理交通擁堵。

椰影斑駁間,亮黃色新能源公交車緩緩停靠站前,市民吳浩宇排隊跨過踏板,走向自己常坐的座位。今年開始,他一改往日習慣,把騎了兩年的電動車推進小區地下停車場。“來海口工作后,坐公交的次數一隻手數得過來,現在卻成了首選。”小吳笑著說。

海南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口常住人口連年增長,人員活動更加頻繁,城市更新提速。在此背景下,如何為群眾出行增添便利?

海口持續聚焦改善群眾出行,重塑公交網絡,打通道路神經末梢,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

廣泛收集建議

優化公交網絡

“幾公裡的路,寧可迎著烈日騎電動車,也不願意坐公交。”這是吳浩宇和不少市民曾經的內心寫照。為啥?“出趟門盡是彎彎繞繞,電動車幾分鐘能到,公交車少說走半小時。”說起過去,小吳直搖頭。

“海口呈現帶狀城市結構,東西長,南北短。以前線路規劃採用‘貼膏藥’的方式,哪裡提出需求,就往哪裡延伸一段。”海口市公交集團副總經理趙文告訴記者,長此以往,弊端開始顯現:線路變繞、變長,重復站點變多,便利性打了折扣。

改變,勢在必行。海口下決心對公交線網進行重塑。“在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的指導下,我們首先委托第三方開展客運調查,收集刷卡支付、客流點位等6000多萬條數據進行分析。”趙文說,想縮短線路、截彎取直、取消重復,要先給市民出行線路“畫像”,掌握真實出行需求。

把工作做細,把服務做實。依靠數據分析,也要實地調查。“我們多次在規模較大的客流點開展問卷調查、走進社區座談,征詢群眾建議。”海口市公交集團運營總監柯彬說。吳浩宇也收到調查問卷,填了建議。

結合數據分析和實地調查,公交集團最終梳理出19條主要客源走廊,確定了以“骨干+接駁”為主,多樣化公交為補充的三級線網結構,將線路重復系數由3.88降至2.48,非直線系數由2.10降至1.68。去年12月20日,首批112條優化調整公交線路正式運行。“截彎取直后,部分市民需要中途換乘一站,我們實行60分鐘內換乘減免1元優惠政策,鼓勵居民換乘。”趙文說。

得知線路調整前15天免費乘車,吳浩宇馬上體驗。“上班比之前快了近20分鐘,車上空調足,方便又涼快。”吳浩宇豎起了大拇指。

“前不久,為方便市民就醫,我們又優化調整了途經海南省中醫院江東院區的兩條線路。”趙文告訴記者,三級線網初步搭建,仍需完善。去年9月公交集團成立專班,建立常態化機制,通過定期走訪、12345市民熱線、官方公號等渠道,收集乘客建議。據此,今年1月、3月、6月,海口陸續又對54條線路進行優化。

據了解,重塑線網結構后,海口公交日均發班8206趟次,較優化前增長31.83%﹔日均運送乘客16.96萬人次,較優化前增長35.21%﹔日均運營裡程32.25萬公裡,較優化前增長13.55%﹔骨干線高峰期3到5分鐘一班、接駁線8到10分鐘一班﹔到站准點率90%,較優化前增長12.5%。

開通定制專線

提供精准服務

今年“五一”假期,來自陝西西安的游客李曉敏飛機一落地,便買好了市郊列車車票,“到海口東站隻用10分鐘。”隨后放下行李,坐上夜3路公交,前往白沙門文化創意集市。“出行前做‘攻略’,發現海口開通了定制專線,途經鐘樓、世紀大橋,剛好飽覽城市夜景。”

今年來,海口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演出。白沙門文化創意集市等文化新地標相繼開放,旅游市場加速回暖,“五一”假期游客量達到2019年同期的118.4%。“為便利市民、游客出行,海口推出‘一線路一運營’方案。”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局長林成說,李曉敏乘坐的夜3路因此開通。

“對於特定人群的特殊出行需求,按照常規公交線路提供服務並不劃算。”林成說,點對點開通定制公交、高峰專線、旅游專線等,既能提供個性化公交服務,又能擺脫“平時乘客寥寥,假期運力不足”的狀態。

白沙門文化創意集市6月營業之初,公交集團派駐人員連續3晚守在現場。“依據現場情況調配車次,防止游客乘車擁擠,大家全程神經緊繃。”柯彬說。

柯彬介紹,目前3條夜路公交運營班次已固定:周一到周四20到30分鐘一班﹔周五和周末10到15分鐘一班。“通過智慧調度中心和交警等相關單位聯動,遇到不理想的天氣狀況,我們會及時調整運力,保証效率。”

定制專線不僅開到了景點,還開進了社區、學校、醫院、產業園區。

“夏天天氣熱,從家到公交站要一公裡,沒走幾步就汗流浹背。”一直以來,市民符阿姨都盼著公交站離家近些。今年5月底,她所在的小區開進了第一輛定制公交。“下樓就上車,路線直、停車少。”這下,符阿姨喜笑顏開。

小區住戶有一半以上是老年人,周邊的公交數量少、站點遠。今年4月,符阿姨所在的社區統一收集了住戶的日常出行和上班通勤需求,再由市公交集團實地勘察,達到開通標准后,最終確定專線的途經路段和停靠站點。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口已開通各類定制專線104條。今年還將打造12條老齡化線路,目前線路已完成規劃,將覆蓋公園、醫院、社區等,公交車輛、站點設施正在加緊改造,年底即可全部投入運營。”林成說。

改造市政道路

治理交通擁堵

在海口國貿商圈工作的黃麗下班后,駕車從金龍路駛入金秀街,10分鐘到家。“路通后,上下班不用再繞行僑中隧道,單程節省半個小時,開車心情都變得更愉悅。”黃麗笑著說。

龍華區金秀街緊挨著一家單位的家屬小區。2000年前后,為保障小區的安全,一道牆將道路一分為二,僅留一米多寬的小門供人通行。近年來,城市更新提速,周邊道路擁堵等問題開始冒頭。“打通金秀街”因此被列入龍華區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成了龍華區亟待攻克的難題。

“理清權屬問題后,大多數居民都支持拆牆。原先去二十六小、國貿商圈都要繞路,路通后更方便。”龍華區海墾街道辦事處主任王博說。但也有部分居民提出顧慮:“道路貫通后是否會影響小區安全?路面積水會不會污染小區環境?”

“打通‘斷頭路’,先要打開群眾的‘心結’。”龍華區海墾街道辦和龍華區住建局的工作人員走街串戶做工作,多次開座談會聽取居民意見,並給出解決辦法:居民擔心道路安全問題,就留出1米寬的人行道,作為馬路和小區的緩沖區﹔擔心道路貫通后,路面積水會流入小區蓄水池,就提出增設排水管和雨水箅子,阻隔路面積水……終於在兩個月后,獲得居民一致同意。

5月12日,金秀街市政道路工程啟動開工,阻擋在道路中間20多年的牆體被拆除。“當天周邊小區很多居民都來圍觀,牆倒下的那一刻,大家紛紛拍手叫好。”龍華區城鄉道路規劃建設站站長陳玉魁告訴記者,目前道路旁已配備垃圾屋和太陽能路燈,接下來還會設置減速帶,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路通前,這裡停了很多電動車,垃圾也亂擺亂放。現在大變樣,出門就是嶄新的柏油馬路,心裡敞亮多了!”居民岑麗紅說。

“繼去年打通16條‘斷頭路’后,今年海口將啟動17條‘斷頭路’建設,其中8條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將於年底全部貫通。”海口市市政管理局局長林明介紹,海口計劃投入財政資金超5億元,全力保証17條“斷頭路”打通項目的完成,讓群眾在城市建設發展中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