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海南頻道

各地區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

抓住學習重點 務求取得實效(黨紀學習教育)

本報記者 李林蔚
2024年06月03日11: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抓住學習重點 務求取得實效(黨紀學習教育)

《人民日報》( 2024年06月03日   第 01 版)

《人民日報》( 2024年06月03日 第 01 版)

我們黨是用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近段時間以來,各地深刻認識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壓實領導責任,抓住學習重點,確保黨紀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成效。

內蒙古充分發揮省級領導示范帶動、各級黨委(黨組)承上啟下、基層黨組織具體落實三個層面作用,通過專題輔導講座、交流學習體會、觀看專題片等方式,組織黨組織書記講1次紀律黨課、黨支部開展1次警示教育主題黨日、黨員每月開展1次集中學習,把黨紀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

吉林注重突出實效性,制發《黨紀學習教育重點任務落實情況調度表》,對《吉林省黨紀學習教育實施方案》進行分解,明確工作措施、時間進度和責任人,定期開展調度。注重宣傳引導,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依托網絡平台開設“黨紀學習教育專欄”,擴大學習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江西把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和“大抓落實年”活動結合起來,以良好作風保証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省委以上率下、示范帶頭,舉辦省級黨員領導干部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省委組織部認真履行雙重責任,結合部機關實際研究細化14項具體任務,高質量舉辦專題讀書班、上好紀律黨課。

河南精心抓好組織實施,完善運行機制,動態掌握各地各單位的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工作專班適時開展工作調度,分析研判黨紀學習教育進展情況,研究安排重要任務、重點工作。對各地各單位反映的政策性問題,根據中央精神,由工作專班研究提出意見,及時予以答復。

認真學習貫徹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這次黨紀學習教育的重點。各地組織黨員、干部原原本本學習《條例》內容,堅持逐章逐條學、聯系實際學,進一步明確日常言行的衡量標尺,用黨規黨紀校正思想和行動。

湖南著力抓好《條例》的解讀和培訓,突出做好“一進兩送”。推動《條例》進入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教學內容,各級黨校在主體班次中安排《條例》輔導課程﹔組織各級紀檢機關選派精干力量,送課進黨校、送教下基層,省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帶頭到基層講解《條例》,幫助黨員、干部深化《條例》理解運用。

廣西提出黨委(黨組)帶頭學、基層黨組織跟進學、黨員對照深入學、紀律黨課推動學“四學”措施,使學習黨紀的過程成為增強紀律意識、提高黨性修養的過程。突出對新提拔干部、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等重點對象的紀律培訓,在相應培訓班次中設置專門培訓模塊、推出黨紀學習教育專題課程等。

海南堅持“嚴實效”要求,指導基層黨委對所轄黨支部進行全覆蓋、全過程指導,有序抓好支部學習、黨員自學等工作。省級層面通過編印警示教育讀本向120多家省直單位所轄5400多個黨支部發放等方式,抓好以案促學﹔通過組建專家師資庫開展解讀培訓、組織專家進行送學上門等方式抓好以訓助學,切實深化《條例》理解運用。

四川省委帶頭舉辦為期3天的省級領導干部讀書班,帶動各級黨組織分月度分專題開展學習研討,逐章逐條、聯系實際學習《條例》。將《條例》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政治理論水平考試測試的重要內容,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准確掌握《條例》主旨要義和規定要求。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各地注重加強警示教育,深刻剖析違紀典型案例,注重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西藏各級黨組織結合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突出抓好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領域和關鍵崗位黨員、干部的警示教育,有針對性地推行“廉政教育講座”“課堂+基地”等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自治區黨委黨校開展“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廉政警示教育展”現場教學,邀請專家教授作輔導報告。

陝西各級黨組織結合實際,運用違法干部警示錄、懺悔錄、警示教育片以及警示教育基地開展警示教育。延安市匯編制作領導干部懺悔錄,依托22個廉政教育基地,開展廉政教育。商洛市有針對性地組織工作性質、職務相似的黨員、干部“面對面”“零距離”旁聽庭審過程,提升警示教育震懾力、影響力。

青海召開全省領導干部警示教育大會,通報有關典型案例,揭示違紀違法表現形式,剖析黨員干部蛻變歷程,強化以案說紀、以案說責。向全省各地各單位開放青海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篩選匯編全省涉及政法、糧食、金融領域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144個,把教訓變教材,讓黨員、干部重視、警醒、知止。

(本報記者趙鵬、朱磊、喬棟、方敏、張丹華、張棖、孫超、徐馭堯、祝佳祺、李凱旋、孫海天、門杰偉參與採寫)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