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二〇二五年年會發布年度報告呼吁——
凝聚信心,共創亞洲未來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3月26日 第 01 版)
春天的海南,景色宜人。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正在此舉行。
3月25日,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博鰲亞洲論壇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5年度報告——應對氣候變化:亞洲推進綠色發展》兩份年會旗艦報告。透過兩份報告,可以看到,國際社會持續矚目亞洲發展,期待亞洲在世界大變局中重建信任,凝聚信心。
亞洲仍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
《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顯示,盡管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大,但亞洲仍將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報告預計,2025年亞洲加權實際GDP增長率為4.5%,略高於2024年的4.4%。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亞洲經濟體GDP總量佔世界的比重預計由2024年的48.1%上升至2025年的48.6%。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主題為“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圍繞“把握大勢”“促進增長”“塑造未來”“發掘動力”四大方向設置議題,共吸引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2000名代表與會探討。
“面對諸多挑戰,亞洲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東盟繼續展現出強勁韌性和活力,在經濟增長、貨物與服務貿易、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展現新的潛力和空間,成為穩定和支撐世界經濟的重要力量和基石。”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張軍說。
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約3690億美元,同比增長10.8%﹔東南亞電商行業商品交易總額達2630億美元,同比增長15%﹔2024年亞太地區零售電子商務增速達到8.4%……《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的一組數字透露新意。
“在新技術、人工智能和軟件等前沿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亞洲正迎來新的挑戰與機遇。為了順應這一時代潮流,亞洲需要在新興領域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機會,同時加大創新投入,積極引入資本,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展望未來,亞洲的高質量發展無疑值得高度關注。”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經濟統計學教授恩裡科·吉奧瓦尼說。
亞洲仍是全球價值鏈的核心
當前,全球經濟增速低位徘徊、貿易摩擦、發達經濟體宏觀政策調整的外溢效應、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將對亞洲地區的貿易和投資產生重要影響。在此背景下,亞洲的貿易和投資雖然承壓,但亮點突出。《博鰲亞洲論壇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5年度報告》顯示,亞洲仍是全球價值鏈的核心,中國仍然是全球制造業、全球價值鏈的中心。
報告認為,作為全球經濟最為活躍的區域,亞洲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資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並呈現出一些新趨勢:全球外資對亞洲經濟體的依賴程度在波動中上升﹔中國和東盟是亞洲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亞洲經濟體內部投資熱點不斷輪動﹔亞洲內部跨境直接投資青睞制造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院長張宇燕表示,亞洲貨物貿易佔全球貨物貿易的比重在持續上升,取得亮眼表現。亞洲的對外投資也保持了增長,其中,中國表現突出。據中國商務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2024年,中國全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1.3%。我們有理由對中國的增長和亞洲的未來保持信心。
作為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重大成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展現了亞洲國家推動開放合作的決心。報告顯示,2024年,RCEP區域內貿易總額同比增長約3%,絕大部分成員區域內貿易額實現同比增長。區域服務貿易快速發展,2024年,中國服務貿易規模突破1萬億美元,東盟新興經濟體如老撾、柬埔寨服務貿易增長顯著。
亞洲務實推進綠色發展
亞洲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氣候條件復雜多樣,氣候治理任務重、挑戰多。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現實威脅,亞洲國家通過加快科技研發與部署、加大公共與私人部門資金投入等政策舉措,務實推進綠色發展。
《博鰲亞洲論壇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5年度報告——應對氣候變化:亞洲推進綠色發展》顯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清潔技術出口國,印度氫能發展提速,沙特、阿聯酋掀起新能源投資熱潮,東盟多國正在深入挖掘自身潛力。國際能源署估計,未來10年清潔能源技術市場規模將增長3倍,而亞洲已走在前列。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白樂夫表示,在共同探索碳定價、碳市場等激勵約束機制,以促進碳減排的同時,亞洲應加強互信與合作,積極開拓更多創新機制與工具,攜手尋找切實可行的氣候解決方案。
“在推動實現可持續且富有韌性的未來、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效益等方面,亞洲已展現出領導力和發展優勢。未來,要在氣候領域為更多人創造福祉,亞洲須發揮引領作用。”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副總干事海倫娜·麥克勞德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