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加強文明對話 促進理解信任(聚焦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

本報記者 陳熙芮 李安琪
2025年03月31日09: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加強文明對話 促進理解信任(聚焦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

《人民日報》(2025年03月31日 第 03 版)

《人民日報》(2025年03月31日 第 03 版)

在距離博鰲亞洲論壇會址約10公裡的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內,“走進兩海交匯的文明——意大利普利亞考古文物展”正在舉行,吸引了眾多中外游客前來觀展。這些來自意大利的珍貴文物與中國瑰寶同館陳列,兩大文明的“美麗相遇”,展現了不同文明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交融之美。

3月28日上午,“加強文明對話,促進理解信任”圓桌會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舉行。參會嘉賓普遍認為,全球文明倡議對攜手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園具有重大意義。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馬輝表示,人類文明如同一片繁茂的森林,每一棵樹雖有其獨特形態,但實際上根系相連,共抗風雨,共享陽光。“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兼收並蓄,歷久彌新。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通過真誠的溝通,增進了解與信任。”馬輝說。

2024年,第七十八屆聯合國大會協商一致通過中國提出的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決議,將6月10日設立為文明對話國際日。聯合國副秘書長蓋·萊德表示:“設立文明對話國際日恰逢其時,人類文明的繁榮源於交流互鑒,我們要尊重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文明對話國際日的設立意義重大,全球文明倡議有助於各國彌合分歧、重建信任,以文明多樣性來構建一個真正包容、和平的世界。”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主席瑪麗亞·費爾南達·埃斯皮諾薩說。

“文明之間無高低之分,我們要確保所有文明都得到尊重。”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尊重過去與共享未來是文明對話必須要弘揚的兩種根本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認為,世界大變局之下,人類需要重新認識自己、構建秩序、解決共同問題,在不同文明間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對話。“中方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共同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有助於塑造人類文明對話和相互理解的新時代。”

意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毛裡齊奧·馬薩裡表示,要積極應用科技促進文明對話、消弭分歧,還可以將文明交流活動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具體項目進行對接,在文明交流互鑒中促進可持續發展。

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世界劇院聯盟主席王寧表示,文化平台是文明對話的重要場所,藝術作品是文明對話的重要載體。“多元的文化成果和思想觀念需要展示的空間和對話的契機,文化藝術能夠在促進文明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

(本報記者於景浩參與採寫)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