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關實驗室躋身WCO地區海關實驗室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9月01日 第 09 版)
本報海口電(記者孫海天)近日,海口海關實驗室獲世界海關組織(WCO)地區海關實驗室認定,成為全國三家WCO地區海關實驗室之一,標志著中國海關持續深化多邊國際合作、深度參與世界海關組織事務的又一重要舉措和成果。
海南擁有優質的氣候和生物資源,被生物學家譽為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最大的“自然博物館”。地區海關實驗室作為世界海關組織重要的地區機構,此次在海南揭牌,將進一步加強海關實驗室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海關實驗室的綜合能力水平,對促進海南貿易便利與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等有重要意義。
據悉,該實驗室總面積5.6萬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亞,共有8棟實驗室大樓。實驗室配置各類儀器設備2400余台(套),總價值約4.1億元,包含多種尖端分析儀器、物理性能測試儀器、醫學與生物科學儀器等,覆蓋激光共聚焦顯微觀測、色譜質譜聯用、光譜分析、分子生物學等多領域檢測需求。同時,配備十六烷值機、基因測序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等特色設備,形成多維度技術支撐能力。在熱帶植物隔離檢疫、動物檢疫、進口化妝品檢測、石油化學品檢測等領域有著獨特優勢。
位於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月亮島的綜合實驗室是其中之一,主要承擔海關進出境動植物及其產品動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檢疫鑒定、隔離檢疫檢測、轉基因檢測和物種資源鑒定,動植物疫情和外來入侵物種監測評估預警及應急處置技術支撐,進出境動植物種質資源保存、繁育等工作。截至今年8月15日,該實驗室完成進境油菜籽、高粱、小麥等植物檢疫法定檢測240批次、1468項次,完成進境種蝦等動物檢疫法定檢測43批次、15009項次。
此外,實驗室在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實驗室能檢測45大類免稅商品,為海關監管和服務自貿港建設提供精准的技術保障,可以為成員海關提供涉稅品檢測、歸類等方面的培訓。可檢測進口凍肉是否攜帶致病微生物,從而對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提供依據。可通過開展石油化工專業檢驗檢測,為口岸大宗商品專業檢驗檢測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可提供國際旅行衛生保健服務,為有需要的成員海關提供傳染病檢測和病媒監測技術培訓。2020年至今,實驗室共參加相關國際組織開展的國際能力驗証活動40項﹔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檢測項目8270項。
海口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實驗室擁有161人的專業技術團隊,已構建起層次分明的人才結構。未來還將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履約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旅行衛生保健工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