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海南海口權擁東村把文化氣息融入煙火日常 

來,看看咱村的藝術范兒(藝術改變鄉村)

本報記者 孫海天
2025年09月02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來,看看咱村的藝術范兒(藝術改變鄉村)

《人民日報》(2025年09月02日 第 11 版)

《人民日報》(2025年09月02日 第 11 版)

圖為藝術家在“898藝術村”創作牆繪。

孫士杰攝

在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權擁東村,一邊是斑駁的火山石牆,訴說著百年滄桑﹔另一邊是色彩斑斕的涂鴉,洋溢著青春活力。老屋牆上,新繪制的牡丹牆繪格外鮮艷,屋主王照春笑著打招呼,游客舉起手機為孩子拍下合影。

古老與現代,寧靜與熱烈,在這裡和諧共生。藝術的活力,在這片土地上涌動。

幾年前,村裡的面貌大不相同。2019年末,從事廣告傳媒業的王凱受畫家王彬邀請,來到位於海口市郊的權擁東村。“村子離市區不遠,滿是田園風光。”兩人一起商量,“為什麼不能打造成藝術村?”

他們租下民居,邀請青年畫家趙志飛創作牆繪“鬆鼠啃玉米”,成為村子的亮麗名片。牆繪中的鬆鼠憨態可掬,吸引不少游客專程來打卡。“車堵滿了村口,跟‘鬆鼠’合影還得排隊。”村裡的棕編手藝人盛玉記憶猶新。

因為海南的電話區號是“0898”,這裡被命名為“898藝術村”。村子的爆紅,讓王凱一度既興奮又焦慮:“突然到來的流量怎麼接住?怎樣才能從‘網紅’變‘長紅’?”他意識到,僅有牆繪不夠,藝術村需要更多藝術家。

為此,王凱和團隊成員奔走宣傳,邀請一批藝術家、手藝人進駐。89歲高齡的書法家陳貽莘,在村裡的書院為游客講述漢字背后的故事﹔文昌灰塑藝術家許達聯,用貝殼粉、糯米、紅糖等材料,在牆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祥禽瑞獸﹔藝術家陳彩英,展示傳統苗繡手藝……不少藝術工作室成立,為村子注入創新活力和文化氣息。

然而,工作室收入有限、運營成本高昂等問題,讓藝術村一度難以為繼。

2022年底,隨著權擁東村大力發展文化產業,藝術村迎來新的機遇。2023年,藝術村被納入省、市兩級的文化產業發展項目。2024年,靈山鎮持續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探討“898藝術村”旅游路線及推介工作,藝術村獲評海南省三椰級鄉村旅游點。楚風木石博物館、省演藝集團舞美中心……一批新的文藝場館到來,為藝術村注入發展新活力。

在權擁東村,藝術已經融入煙火日常。村裡辦起長桌宴,邀請游客共享三色飯、共跳竹竿舞﹔藝術家們成立文藝志願服務隊、開設公益藝術課﹔村民們也自發組建了合唱隊、辦起聯歡晚會。

藝術的到來,不僅改變了村庄的樣貌,也改變了村民的生活。村小原校長張華,退休后在自家房子經營快遞站,為街坊鄰居和藝術家提供便利。村裡建起旅瓊文藝家創作中心、海口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文化氣息越來越濃。

聊起藝術村的未來,王凱的話匣子怎麼也關不上,“我們想把藝術村打造成一個開放的平台,讓藝術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讓這個古老的村庄,講述更多動人的新故事!”

(責編:蔣成柳、潘惠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