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信息服務台)

《人民日報》(2025年10月28日 第 17 版)
閑暇時刻,不少人選擇運動一下,強身健體。去公園裡跑步、到健身房舉鐵、在游泳池暢游……不同的運動項目在帶來多樣樂趣的同時,效果也有不同。近日,有讀者來信詢問: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
普通的運動愛好者可以依據年齡的劃分來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對於未成年人(6—17歲)來說,宜多進行促進骨骼發育、提升身體協調性、培養運動習慣的全身性運動,如快走、慢跑、爬山、跳繩、游泳、騎行等常見的有氧運動。這些運動強度較低、持續時間較長,運動過程中氧氣供應充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這一階段,應避免進行高強度的單一訓練。
對於成年人(18—44歲)而言,維持心肺功能、減輕體重、緩解工作壓力以及追求體態優美是許多人運動的目標。可結合個人興趣愛好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如瑜伽、登山等常見的有氧運動,以及舉重、臥推等常見的負荷強度高、持續時間較短的無氧運動。
45歲以上的人群,有時會面臨鈣流失快、骨密度下降等情況,運動時應注重保護關節、避免受傷。可以多選擇如慢跑、太極拳、廣場舞、游泳等低強度、低沖擊、節奏平緩的運動,避免劇烈對抗。在運動過程中,一旦出現胸悶、頭暈、關節疼痛等症狀,應立刻停止鍛煉,緊急情況下還需要及時送醫。
除去年齡劃分,性別也是影響運動選擇的因素之一。
男性通常擁有更發達的肌肉和更高的骨骼密度,在力量型、速度型以及需要高強度身體對抗的運動項目中較具優勢。相對而言,女性通常具有更好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平衡感,在體操、舞蹈以及某些球類運動中能有更好表現。
此外,運動還可按需選擇。對於上班族等久坐人群而言,肩頸腰部勞損高發,運動時間相對有限,可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鍛煉,進行拉伸操、爬樓梯、平衡站立等用時較短的運動。對於不適合劇烈運動的特殊人群,如骨關節病、慢性病患者以及孕產婦等,建議在醫生和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適當運動。
總而言之,找到自己感興趣又合適的運動項目,而后長期堅持、適度進行,總會有所裨益。
(作者單位:海南大學體育學院,本報記者董澤揚採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