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海南频道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出台一年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17件自贸港法规——

为自贸港建设夯实法治基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连线地方人大)

本报记者 周亚军
2022年06月23日07:4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为自贸港建设夯实法治基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连线地方人大)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23日   第 18 版)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23日 第 18 版)

  海南天然橡胶新型种植材料创新基地,科研人员在观察橡胶树组培苗生长情况。

  张 茂摄

  海南海口秀英港,海事局工作人员对客滚船“海峡一号”进行安全检查。

  新华社记者 周佳谊摄

  三亚中央商务区凤凰海岸海域,游艇驶离港湾。

  李学仕摄

  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实施,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开展制度集成创新、系统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提供了立法引领和法律保障。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出台一年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依法运用自贸港法规制定权,紧紧围绕自贸港建设急需,在改革创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加强立法,先后制定17件自贸港法规,发挥了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给国内外投资者和建设者增添信心,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打下良好法治基础。

  据介绍,2021年,海南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36家,同比增长92.6%,实际使用外资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截至今年3月底,海南实有市场主体178.69万户,同比增长40.17%,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立法呼应改革——

  给国内外投资者吃下法治“定心丸”

  “世界500强企业晖致中国公司比较了国内10多个城市,最后决定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截至目前,今年已有21个生物医药项目在高新区集中签约,一批高显示度项目正在推进。”马跃到海口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挂职担任副主任,虽然仅半年时间,却深刻体会了立法引领改革、保障发展的显著成效。

  海口国家高新区是当地知名的“老园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几年,高新区抓住自贸港建设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高新区搞市场化运作,需要建立灵活的体制机制,招商、规划、园区运营等都需要引进专业人才,如何将人才薪酬与市场接轨,之前一直没有法律依据,致使人才引进和改革发展受到制约。”马跃介绍。

  今年3月25日,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新区的产业方向和业态作出了清晰界定,同时给管委会授权,用人机制更灵活,高层次人才可以特职特聘、特岗特薪。”马跃说。

  “园区发展有了法治护航,管理机制更灵活,我们都很有干劲儿。”符婉瑜就是特岗特聘引进的专业人才,今年4月开始担任海口国家高新区药械创新服务站站长。

  有了专业人才,组建了专业服务团队,企业更有获得感,高新区发展也有了新面貌:《条例》实施以来,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海南省第一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产品成功获批并落地生产。据统计,今年3月至今,高新区已为34家企业的新产品申报、生产许可等急需问题提供服务。

  “《条例》不仅肯定了改革实践,而且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发展目标,保证了政策实施的连续性和可操作性。”海口国家高新区开发运营公司总裁吴华兵说,“立法呼应改革,为我们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保驾护航。下一步,我们将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生物医疗产业集群,争取医药营收到2025年突破1000亿元。”

  “以人大立法授权的方式,赋予重点园区更大的改革开放自主权,最大程度让园区‘说了算’,不仅激发起大家干事创业激情,也给国内外投资者吃下了法治‘定心丸’。”海南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林泽锋说,海南将多规合一改革、法定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极简审批改革贯通融合,释放出制度集成创新的巨大能量。

  今年一季度,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637.86亿元,同比增长67.2%。货物进出口总额294.81亿元,同比增长59.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31亿元,其中,产业投资完成130.78亿元,同比增长86.0%。

  促进产业发展——

  创建市场主体满意的营商环境

  游艇业被称为漂浮在水上的“黄金水道”。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及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加快,具有海南特色的游艇产业正在逐渐成为当地消费娱乐业的新风向。

  在三亚中央商务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的宣讲正在进行。“作为天然海岛,海南具有发展游艇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海南的游艇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积累了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邮轮游艇产业处处长向宇说。

  为支持海南自贸港重点产业发展,建设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游艇产业促进条例。

  “条例在游艇租赁、夜航、二手游艇进口、游艇乘员定额等方面突破了难点和堵点,亮点很多,对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三亚已经启动了游艇监管服务平台建设,游艇服务中心配套也在推进。”三亚鸿洲国际游艇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雪琴对游艇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海南在立法上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地经验,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平竞争条例等具有自贸港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贺小勇说,为了保护市场主体权益,当地还制定出台了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市场主体注销条例,企业破产程序条例等一系列规定。

  年初,海南推进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打造经济增长第三极,儋州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集行政审批、政务大数据管理、社会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创新等职能于一体的营商环境建设局,首任负责人张勇军同时是儋州市政府党组成员、洋浦管委会副主任。

  “营商环境建设局与组织人事、市绩效考评委员会、审计等机构建立常态化联查处机制。”张勇军说,确保儋州既有改革的动力,也有考核的压力。

  “建设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是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2025年前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林泽锋说,去年11月,《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明确政府主要负责人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责任人,要求省人民政府参照国际国内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编制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组织实施。

  探索“小切口”立法——

  增强立法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海口新海港码头是海南出入岛车辆和旅客的重要通道,在离岛免税购物政策的拉动下,2021年经过新海港码头进出岛的旅客数量达到901万人,车辆共303万辆。

  随着往来人员不断增多,有群众反映,在这里,买一张几十元的船票就出岛了,离岛免税购物“套代购”走私的违法成本低,而相关处罚威慑力不足,容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针对这一现象,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在出台实施社会信用条例的基础上,施行了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规定坚持小切口、抓实效,虽然只有短短10条,但构筑起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切实增强法治对不法投机分子的“杀伤力”,保证对市场主体“守信无事不扰、失信严加监管”。

  “在海南,像这样的‘小切口’立法还有不少。”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沈玉良说,海南立足自贸港建设实际需要,注重立法创新,探索“小切口”“小快灵”立法,追求立“短条例”,需要几条写几条,增强了立法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海南自由贸易港反消费欺诈规定》是体现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小切口”“小快灵”立法的另一典型实践。针对旅游消费欺客宰客“老大难”,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全国首个反消费欺诈规定,剑锋直指海鲜水果销售、健身美容培训、旅游消费等热门行业的缺斤短两、“包厢购物”、虚假宣传等问题。规定加大惩戒力度,引入“双罚制”,经营者和交易场所开办者为单位的,该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处罚,大大保障了海南消费行业的健康发展。

  自贸港建设如火如荼,土地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如何处置未开发闲置土地?今年1月,海南实施闲置土地处置若干规定,明确将“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一年未竣工的”认定为闲置土地,同时,创设阶梯比例征收土地闲置费制度,明确了有偿收回闲置土地补偿标准,为解决“半拉子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以闲置土地处置新规施行为契机,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低效用地进行全面清理,135宗土地的使用权人接到督促提醒,要求加快解决阻碍土地项目建设问题,确保按时竣工。截至4月底,三亚已处置存量闲置土地60宗2846.66亩,已完成处置率为55%。

  “收回的闲置土地及时统筹进全市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有效解决了新上项目用地紧张与闲置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达到了充分利用土地的目的,实现了依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

(责编:蒋成柳、潘惠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