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7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正式施行,該法首次將“常回家看看”精神贍養寫入條文。新法實施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但新法的措辭過於籠統也由此衍生出一些問題,引來無數網友吐槽,到底多久回家一次才算“常回家”?回沒回家怎樣取証,如何監管?難道要在父母家中裝台打卡機嗎?常與不常該如何界定?

"常回家看看"被誤讀

    記者調查發現,其實有些家庭矛盾,導致的精神贍養缺失,並不是靠常回家看看這樣的法條就能簡單解決的<<<詳細<<<

  • 三種特殊情況最難解決
  • 情況1:父母離異 子女隻管一方
      吳先生和老伴在十多年前就離異了,離異的原因是吳先生曾一度酗酒,脾氣暴躁,在子女和老伴心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回憶。子女們對一直獨居的吳先生卻相當冷漠。吳先生如今最大心願,就是能經常看看子女,但志願者幫忙溝通多次,子女都沒有同意。
  • 情況2:認為父母偏心 不贍養
      程華夫婦有3個子女,大兒子和女兒都發展很好,但小兒子因為小時候落下病根,身體一直不好,工作也不穩定。為了幫助小兒子,程華出錢給小兒子結婚安家,又讓小兒子夫婦到自己的房子裡住。沒想到這讓大兒子和女兒產生了誤解,認為老兩口偏心,就此不願再回家探望了。
  • 情況3:父母有過 子女難解心結
      而最難解決的一種情況是,有些子女怪父母在自己未成年時,疏於照顧自己,或者曾做過錯事。等父母到了晚年,還是打不開心結。  

能否解決老人精神空虛問題?

無錫女子被判“常回家看看” 系國內首例判決

     無錫市北塘區人民法院對一起贍養案件進行公開開庭審理,判處被告人馬某、朱某除承擔原告儲某一定的經濟補償外,還需至少每兩個月到老人居住處看望問候一次。這起對“常回家看看”訴請的判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施行后的國內首例判決<<<詳細<<<

  • 基本養老保險保障生活
  • 法律明確規定,國家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修改后的法律對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將給予特別關注。法律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 長期護理保障逐步開展
  • 法律規定,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 · 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
    · 法律還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 · 提供安全便利舒適環境
    · 黨俊武認為:大多數現有城鄉建設規劃都是按照年輕社會的要求設計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老年,這些基礎設施成了問題設施,如很多城市六七層樓的居民樓房沒有電梯,亟須通過改造工程等措施,為老年人創造無障礙居住環境。

假期能否跟得上?

探親假跟不上 “常回家看看”基本形同虛設

    不常回家看老人將被認定違法。事實上,對於常年在外地工作的人來說,並非是不想回家,而是假期太少,“連休假都保証不了,我怎麼才能常回家看看?”探親假這一已經存在了32年的假期提法重新引起了關注,但不知道、不敢休、不與時俱進的探親假制度,引發不少市民的議論<<<詳細<<<

  • 探親假已存在32年
  • 百善孝為先,究竟是什麼阻礙了兒女回家看望父母?根據《規定》,凡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年的固定職工,與配偶或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以享受20天至45天的探親假。

  • 部分單位表示可提供帶薪年假
  • 記者也採訪了工商銀行某分行、某新聞網站以及江夏一私營建筑公司相關負責人,他們均表示,單位能夠向員工提供帶薪年假,但無法提供探親假。對此,不少專家提出,能否多聽取各方意見,讓探親假福利惠及更多的企事業員工。
  • · 網友吐槽 外企民企沒有探親假
  • · 探親假未來被廢止可能性極大
  • · 外企、私企員工和外來務工人員就被排除出有資格享受探親假的范圍。“我們公司沒有探親假,就是國家那些法定假日。”在一家大型地產企業做HR的史女士告訴記者,
  • · 北京漢卓律師事務所周霞律師表示對探親假的“未來”,並不看好,因為這個假只是一項可選福利,並非強制休假制度,執行得並不好。她認為,未來這一法律被廢止的可能性極大。

各方態度

      對很多遠離家鄉的人而言,單單隻有“常回家看看”的心是不夠的,探親的假期准備好了嗎?探親的成本准備好了嗎?探親的心理准備好了嗎?下面我們就看看網友、專家、以及父母他們的態度?
  •  網友
					  網友:沒錢也沒假期
					 不少新廣州人回家看父母的頻率大多為一年一次或兩年一次。大部分表示沒錢、沒時間<<<詳細<<<
    網友
    網友:沒錢也沒假期 不少新廣州人回家看父母的頻率大多為一年一次或兩年一次。大部分表示沒錢、沒時間<<<詳細<<<
  • 父母
					 父母:不到萬不得已 不會鬧上法庭 
					 張阿姨說除非我的孩子毫無良知,我才會把他送上法庭<<<詳細<<<
    父母
    父母:不到萬不得已 不會鬧上法庭 張阿姨說除非我的孩子毫無良知,我才會把他送上法庭<<<詳細<<<
  • 專家
					 專家建議“探親假”入勞動法
					 上海高信德律師事務所吳益亮律師建議把“探親假”納入勞動法規定<<<詳細<<<
    專家
    專家建議“探親假”入勞動法 上海高信德律師事務所吳益亮律師建議把“探親假”納入勞動法規定<<<詳細<<<
  • 網友
					 網友建議激活探親假
					 網友吐槽有假無休和交通成本高成為難回家的兩大難題<<<詳細<<<
    網友
    網友建議激活探親假 網友吐槽有假無休和交通成本高成為難回家的兩大難題<<<詳細<<<
  • 父母
					 父母:孝心無需法律的約束
					 張阿姨說,孝心無需法律的約束,不然親情也會變味了,而且親戚朋友也會看笑話的<<<詳細<<<
    父母
    父母:孝心無需法律的約束 張阿姨說,孝心無需法律的約束,不然親情也會變味了,而且親戚朋友也會看笑話的<<<詳細<<<
  • 專家
					 法學專家:不能強制執行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竹認為該條款只是一個倡導性的行為規范,不存在強制執行<<<詳細<<<
    專家
    法學專家:不能強制執行 四川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竹認為該條款只是一個倡導性的行為規范,不存在強制執行<<<詳細<<<
  •  網友
					  網友:怎麼樣算“常”
					 咋樣叫常?一周一次?一月一次?"看看"該怎麼看?帶錢還是帶水果,還是什麼都不帶<<<詳細<<<
    網友
    網友:怎麼樣算“常” 咋樣叫常?一周一次?一月一次?"看看"該怎麼看?帶錢還是帶水果,還是什麼都不帶<<<詳細<<<
  • 父母
					 父母:走不動了也不給孩子添麻煩
					 張阿姨說以后走不動了,就找間養老院,絕不給孩子添麻煩<<<詳細<<<
    父母
    父母:走不動了也不給孩子添麻煩 張阿姨說以后走不動了,就找間養老院,絕不給孩子添麻煩<<<詳細<<<
  •  網友
					  專家稱質疑操作性是誤讀
					 常回家看看也引來疑問——如何操作執行?那麼,入法究竟會給家庭、社會帶來哪些影響<<<詳細<<<
    網友
    專家稱質疑操作性是誤讀 常回家看看也引來疑問——如何操作執行?那麼,入法究竟會給家庭、社會帶來哪些影響<<<詳細<<<

  • 昵稱
  •   

最新留言

  • [我說] 無錫市北塘區人民法院對一起贍養案件進行公開開庭審理,判處被告人馬某、朱某除承擔原告儲某一定的經濟補償外,還需至少每兩個月到老人居住處看望問候一次。唉。。
  • [企鵝變QQ] 我也想回呀,但是假期在哪裡呢,一般的假期單位都不給放,更何況再給探親假了。現在很多人在外面漂泊,回家的機會太小了
  • [小小] 在外打工的我希望年年能回家,希望出法規可以讓單位給探親假
  • [q ] 常回家看看我也想